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3月11日,“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广州大元帅府里的红色文物”展览在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开幕。
该展是“英雄花开英雄城”2025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红棉之心”展览之一,以红色文物为主题,以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这段历史为主线,共展出128件馆藏珍贵红色文物。
展出文物藏着一段段红色故事
本次展览分为“报刊”“函电”“书籍”“证章与委任状”4大部分,讲述1924年至1927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大革命”运动。
这场大革命也被称为国民革命,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国共合作。这次国共合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深刻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馆长程存洁介绍,这次展出的内容非常丰富,展出的文物背后藏着一段段红色故事。
“例如馆藏的1922年《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同学录》。‘甲工’就是现在华南理工大学的前身。从这份同学录,我们发现中共三大4名广东代表中,阮啸仙、刘尔崧就是从这里毕业的,学校还涌现出了杨匏安、周文雍、周其鉴等早期著名共产党人。”程存洁说。
1922年《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同学录》旁边的1922年《工业杂志》第1期证实了这段历史——这本杂志中刊载了阮啸仙、刘尔崧、周其鉴、张善铭等早期共产党人的文章。
此外,现场还展出了1921年《新青年》第8卷第6号、1923年10月27日邓泽如致古应芬函、《黄埔军校第三期同学录》、1925年10月周恩来从第二次东征前线发回的电报、1926年《省港罢工概况》等重要文物。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11日。
将种植具有特别意义的酸子树
广州大元帅府旧址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成功运用“统一战线”这一革命法宝并取得辉煌成就的见证地。
馆方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旧址成立的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作为海珠区“英雄花开英雄城”2025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示范场馆,将不断开展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故事永流传,让革命精神绽放光芒。
据悉,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还收到了来自孙中山家乡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赠送的一株酸子树苗。这株树苗将于3月12日植树节当天扎根在纪念馆内。
值得一提的是,这株酸子树苗可追溯至1883年孙中山生前亲手栽种在翠亨村故居庭院中的酸子树。历经百年沧桑,这棵母树依然苍劲挺拔。
文、视频 | 记者 黄宙辉 实习生 许静 通讯员 李熙
图 |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