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2024|大文艺、热文博、潮非遗:如何叫得更响、传得更开、留得更久?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梁善茵、文艺、周欣怡 发表时间:2024-12-28 13:52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梁善茵、文艺、周欣怡  2024-12-28
2024文化热象大盘点,哪个是你挥之不去的文化印记?

回望2024,文旅领域在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础上,大获创新发展,前景看好:

文学IP的影视化改编叫座又叫好,网络文艺汇入大文艺洪流,“高冷范儿”的博物馆成为文旅“顶流”,以潮汕英歌为代表的非遗在海外引发强烈反响……

“泼天流量”的背后也有隐忧,年终盘点既是对既往的总结,也有对未来的思考——

文学+影视+网络=文艺大合唱

2024年是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文艺创作领域涌现出一批叫好又叫座、兼具文学性与艺术性的“爆款”精品。

从电视剧《繁花》《我的阿勒泰》《小巷人家》《北上》,到电影《三体》《热辣滚烫》《我们一起摇太阳》,文学作品成为影视改编的源头活水,“大导”“名编”轮番坐镇,成为2024年文艺圈值得关注的现象,再加上网络AI技术的加持,网络文艺汇入主流文艺的大合唱。

今年以来,立足社会现实、反映时代发展的精品好剧越来越多,兼具“烟火气”与“大格局”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逐渐成为影视改编的“宠儿”。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梁振华表示,近年来,一系列优秀作品在厚植现实主义精神的同时,贴近互联网时代受众审美需求,这说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影视改编作品不仅勾起了观众对过去的记忆,还融入了“当下”视角中的现实元素,反映人民心声,诠释“何以中国”。

春节档,贾玲导演并主演的《热辣滚烫》凭借27.18亿票房斩获冠军。该影片由主流网络文学平台阅文旗下的新丽电影、阅文影视亲自“操刀”,审美叙事、艺术风格背后闪烁着网络文学的影子。

说到网络文学对热门影视的支撑,最直接的体现为网络IP的改编。改编自胡敏同名网络小说的电影《我们一起摇太阳》,讲述两个身患重症的年轻人许下“生命接力”的约定,踏上一段充满爱与力量的人生旅途的故事,以破2亿的票房成为春节档“黑马”。

网络文学平台积累了从IP输出、影视剧改编到衍生产品研发,再到艺术作品版权输出等环节的重要经验,这使得他们在推出爆款剧作方面显得游刃有余。

“传统影视文艺不但需要‘适网’生存,而且传统影视文艺与网络文艺的融合发展已成为文艺发展的‘新常态’。在这种背景下,网络文艺平台已经成为当下文艺传播的主阵地,网络文艺的影响力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传统文艺。”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郑焕钊说。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表示,传统文化成为网络文学取之不尽的宝库。网文作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多元题材和类型,践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作出全球化的大众文化形象。“即使很多外国人没来过中国,不懂中文,也不妨碍他们‘催更’中国的作品。”

接下来,《主角》《长安的荔枝》《高兴》……多部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作将于2025年面世,在这网络新时代,文学与影视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值得期待。

【年度热象盘点】

1、电视剧《繁花》热播

由王家卫执导、改编自金宇澄同名小说的电视剧《繁花》,搅动了中国电视剧的一池春水。杏花楼的定胜糕,黄河路的霓虹灯招牌,粤菜干炒牛河……剧中以食物、语言以及日常生活物件建构起上个世纪90年代的城市记忆与文化景观。

2、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火遍全网

5月,由李娟同名散文集改编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火遍全网,其优美的视听语言准确翻译了原著中的诗意,将草原淳朴天然的意象通过视觉还原,以诗的节奏娓娓道来。通过感知现代城乡矛盾,反映当下社会变迁,并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中的家族观念与团结精神。

3、《黑神话:悟空》上线

8月,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正式上线发售,成为全球游戏玩家的焦点,相关话题迅速引爆社交媒体。第一拨玩家纷纷晒出好评,称这款现象级产品正式开启国产3A游戏元年,“悟空”热不仅席卷网络,也将热度传导到线下,让更多人进一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4、105部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

12月,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对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作品进行表彰。《齐白石》等15部戏剧作品、《流浪地球2》等12部电影作品、《问苍茫》等16部电视作品、《陶三圆的春夏秋冬》等10部网络文艺作品、《禾下乘凉梦》等10部广播剧、《天山放歌》等12首歌曲、《习近平走进百姓家》等15部图书和《习近平经济思想在福建的孕育与实践》等15篇理论文章,共105部作品获“优秀作品奖”。

5、2024花地文学榜揭晓

11月,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联合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广州市荔湾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花地文学榜系列活动在广州、深圳举行。张翎、韩东、欧阳江河、王尧、陈平原、杨知寒六位得主和许钦松、吴承学、朵拉、武桂琴、曹林五位“花地年度精品”获得者参与多场文学活动,为广大市民奉上多彩的精神盛宴。

博物馆热: 从“高冷范儿”到“顶流”

2024年,随着博物馆热度的持续攀升,“为了一个馆奔赴一座城”的现象并不少见,年轻人正悄然爱上“打卡”千年文明。

“文博热”折射出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需求的迫切。与此同时,参观体验不佳、大小馆“冷热”不均、黄牛票猖獗等问题不时出现,也从侧面反映了文化服务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大博物馆“比菜市场还挤”

每逢暑期出游旺季,博物馆必然会迎来一波长达两个月的参观热潮。相比以往,2024年这种趋势更加显著。进入7月后,各大博物馆开启“人从众”模式,观众的参观热情与博物馆的承载量一样直逼峰值。

以被网友称为“史上最难预约”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其馆内最大承载量为1.2万人次,但每天在网络上抢票的却高达60万人次。

不止暑期,“放票即秒空”“一票难求”几乎已经成为陕西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热门博物馆的预约常态。

进不了馆的观众直呼预约难,抱怨“预约门票堪比抢春节火车票”,成功进馆的观众也不轻松,感叹“博物馆比菜市场还挤,不知道是看人还是看文物”。

为应对暑期客流高峰,2024年暑期全国多家热门博物馆宣布延长开放时间、部分时段免预约入馆,使出“浑身解数”缓解预约难的问题。

广东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夜间开放,国家二级以上博物馆每周原则上不少于1次,并对学生团体的预约名额进行适当倾斜;包括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在内的上海5个博物馆实行周一不闭馆,部分博物馆实行错峰闭馆等措施;全国各地多家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更多观众得以享受“文化纳凉”……

曾经“高冷范儿”的博物馆如今成为文旅“顶流”,观众的热情值得用心呵护。增加入馆名额可以更大限度地满足参观需求,然而,博物馆的承载量始终有限,观众越多意味着参观体验越差。在供需不平衡的现实情况下,如何平衡博物馆的人流量和观众的参观体验,新的一年即将来临,这需要博物馆管理者继续努力。

抓住“文博热”风口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在观众参观热情高涨的情况下,为数众多的中小博物馆观众寥寥,“博物馆热”的背后是“冷热不均”。

国家文物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全国备案博物馆近七千家,其中70%都是中小博物馆。作为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博物馆要抓住“文博热”的风口,才能实现出圈出彩。

正如美国著名博物馆学者乔治·布朗·古德所言:“博物馆不在于它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虽然中小博物馆在藏品数量、运营经费、人才队伍等方面都难以匹敌大型博物馆,但是特色鲜明、多元活泼却是它的优势。

或许可以从2024年几个“破圈”案例得到一些启示——

立足丰富的秦简牍资源,湖北云梦县博物馆对展陈进行了提升改造。“简牍圣地——云梦出土秦汉简牍展”一经亮相,便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往“打卡”;

作为首批8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的县级综合性博物馆,青州博物馆注册了自己的文创品牌,依托镇馆之宝等文物IP现已经设计推出了200多种文创产品,被观众誉为中国县级博物馆的“天花板”;

作为广东省境内唯一一座“海事”专题博物馆,广州海事博物馆以小人物的故事为切口,推出原创展览“遇见黄东:一个清代广州‘事仔’的大世界”,令参观者产生共鸣……

可以预见,中小博物馆要想续写“文博热”,还应该实现细分领域的精耕细作,立足本土文化,在“精、特、新”三个字上做足文章。

【年度热象盘点】

1、上博“古埃及文明大展”观众突破100万人次

正在热展的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开展四个多月接待观众总数突破100万人次。

2、南海水下1500米“宝藏”首次亮相

“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9月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开幕,沉睡在深海1500多米、历经500多年的两处沉船遗址出水文物首次公开亮相。

3、全国各地博物馆陆续实行免预约参观

暑期开始,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暑期博物馆开放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实施预约机制。据统计,全国6833家博物馆,除了一些热门博物馆外,大多数都取消了预约机制。

4、殷墟考古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

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这是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

5、国博文创一“冠”难求

上市三个月,卖了近8万个,带火同系列文创销售总额突破1000万元……中国国家博物馆以明孝端皇后凤冠为灵感设计的原创凤冠冰箱贴成功“出圈”,是近20年来该馆当之无愧的“销冠”。

非遗出海,“中国式流行文化”火全球

2024年,非遗“出海”步伐矫健,成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爆点,闪耀世界舞台。一场场文化与艺术的盛宴,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更是中国与世界的精神对话,显示出中国非遗的非凡活力。

春节期间普宁英歌“炸街”英国伦敦,端午之际的龙舟“划”向南非,中马醒狮联袂上演高桩争霸,传统咏春拳化为舞剧“燃动”海内外各大剧场……

大量非遗民俗、非遗技艺刷新着全球人民对中华文化内涵的认知:它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形式、广泛的群众基础、创新的发展方式。中国非遗在当代的活力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拓展为“中国式流行文化”。

文明的交流互鉴不仅需要载体,还需要大量互动与实践。如今,古老非遗正在当代被赋予新的内涵,焕发活跃的生命力、超强的吸引力,成为一种开放度高、共享性强的艺术表现方式,越来越成为文明互鉴交流的重要载体。

非遗活在当下,“火”向全球。通过这些身边的非遗,全球华人都浸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增强对“彼此都是华人”的身份认同,由共有的文化传统产生出一股强烈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的持续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只有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中华民族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才能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全貌,向外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一个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便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年度热象盘点】

1、潮汕英歌震撼海内外

春节期间,普宁英歌在英国伦敦震撼上演,吸引超70万观众的目光。“五一”期间,中国泰国英歌队友好交流,展现一场国际版的“双向奔赴”,文化互鉴情意深浓。英歌不仅在海外引起轰动,更在中非合作论坛期间大放异彩,登上人民大会堂舞台,向各国嘉宾展示岭南非遗魅力。

2、传统咏春拳借同名舞剧扬名四海

从春晚舞台到海外巡演,从新加坡到伦敦,再到巴黎,2024年,舞剧《咏春》在全球43座城市演出200余场,赢得口碑、票房双丰收。传统咏春拳借着舞台艺术的“东风”,解锁出海“新招式”,再度名扬四海。

3、中马携手为“舞狮”申遗

中国与马来西亚建交50年之际,两国同意联合申请将“舞狮”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马舞狮同根同源,且长期以来保持着高频的民间交流。今年,在广州市文化馆举行的迎十五运高桩狮王争霸活动上,马来西亚的醒狮队参与竞技。在马来西亚举办的2024国际南狮高桩争霸赛上,来自广州的醒狮队展现出南狮艺术的巅峰魅力。

4、“春节”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12月,“春节”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不仅让中华民族像“石榴籽”一般紧抱在一起,如今也正式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

5、广东省非遗馆正式启用

5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白鹅潭畔正式启用,在这一“盛满非遗珍宝的盒子”里,名家云集,珍品荟萃,蕴藏着岭南文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奥秘,为岭南文化留下“基因库”,更为湾区人民营造共同的“精神家园”。

文|记者 梁善茵 文艺 周欣怡

编辑:吴小攀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