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全国美展作品反映的生活面新而广阔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朱绍杰 发表时间:2024-10-13 23:01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朱绍杰  2024-10-13
可见近五年来主流美术的最新成果、最新导向

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与由其产生的“中国美术奖”有着明确的立场和态度指向,能对主流美术起到引领作用。

用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艺委会主任、美术评论家尚辉的话说:“这个立场就是国家主流艺术的立场。”在本次全国美展现场及“中国美术奖”的入围名单中,我们可见近五年来主流美术的最新成果、最新导向。

创作之新:手法丰富,捕捉时代脉动

本次全国美展作品聚焦全面小康、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文明交流互鉴等重大主题,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艺术家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以小画面展现大气象,通过丰富的表现手法,捕捉时代的脉动。

“本届全国美展的特点之一,就是作品反映的生活面特别广阔,我们特别期待用中国画去表现这种传统艺术语言很难描绘的生活样态,而中国画的创新也表现了这种生活方式带来的审美变化。”尚辉认为,中国画金奖入围作品《休戚与共》代表着当代中国画在近年来探索题材的方向和成果。“今天的中国画比传统更深刻,不仅描绘现实,还要警示现实,体现了新时代对中国题材和主题的要求。”

在广州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上,艺术界再一次聚焦中国画的工笔与写意问题。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王平看来,现实主义手法让写意画获得了新拓展。“相较于传统文人画对写意精神的追求,当代的写意画也能够表达这个时代,增加艺术家表现生活的可能性,这都是写意画的一种拓展。”

在本次“中国美术奖”入围作品中,另一幅中国画金奖入围作品《金色土地》与银奖入围作品《小兄弟》等则对写意笔墨进行探索。从全国美展的现场来看,写实与写意的语言在不少作品中相互渗透、相互交叉。

此次全国美展入选的中国画作品中,写意的作品明显增多,艺术家开始在作品中强调中国画写意的格调、品位追求,这使得全国美展上的中国画,无论是笔墨质量还是意境开拓,都有了新的呈现。

人才之新 :80后走进聚光灯下

全国美展与新中国同龄,是目前国内展览规模最大、作品数量最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75年来,全国美展始终与时代同向同行,推出了一批名家名作,以视觉艺术的方式见证了新中国建设、发展与繁荣的辉煌历程。

“遥想当年,20岁的靳尚谊,23岁的方增先,24岁的杨之光、侯一民……他们初出茅庐,以力作亮相全国美展,经不断成长,成为艺术大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许多新中国经典美术作品,正是通过全国美展逐渐为大众熟知,如董希文的油画《春到西藏》、罗工柳的油画《地道战》、吴冠中的中国画《春雪》、詹建俊的油画《潮》等。

全国美展对于中青年美术家的挖掘、鼓舞和培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林蓝表示,广东以承办全国美展中国画展览展区为契机,通过广泛动员、机构组织、重点跟踪等方式,推动广东美术界实现出精品出人才的目标。“在组织动员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好作品、好作者,他们也不断前进。这个过程本身的意义甚至重于结果。”林蓝说。

在本届全国美展和中国美术奖入围名单中,不仅中青年美术家群体已经成为参展报名的主力军,80后艺术家更引人注目,走进了艺术创作舞台的聚光灯中。如两位中国画金奖入围作者——沈晓明、罗玉鑫——均为拥有博士学位的80后创作者;又如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80后创作者沈璐,今年有望第三次摘取中国美术奖。

领域之新:“大美术”时代到来

数字艺术作为新兴的艺术门类首次进入全国美展平台。参展作品面貌丰富多元,有大量借助AIGC的生成式作品。

这些作品打破学科的壁垒,实现了美术设计甚至是计算机、建筑、人工智能、数字科技等多领域的团队协作、深度合作。创作者也来自不同领域,既有数字艺术从业者、艺术家,也有来自院校、研究机构、企业的专业人员,还有科学家、科技工作者。

随着“大美术”时代的到来,与新质生产力相互赋能的设计艺术正被视为今天艺术创新的重要体现。

中国有着悠久的造物传统,尤其形成了独特的工艺美学,设计艺术突出地在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体现出文化的动能,也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增进生活美学,由此促进文化产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在本次全国美展中,《“巡天”登月服系统组件设计》《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视觉形象设计及体育图标系统设计》《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等设计作品参与了许多体现“国之大者”、作为“大国重器”的国家重大建设工程、制造工程和科技创新项目,从产品设计角度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也在国家和国际盛事中,彰显中国文化,惊艳世界。

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表示,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设计与制造的结合,设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再生,设计与今天中国的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都极大地改变了中国。

文 | 记者 朱绍杰

编辑:梁善茵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