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第四届“中国美术奖”获奖作品正式公示,广东入围一金一银一铜。
广州画院专职画家罗玉鑫《休戚与共》入围本届全国美展中国画金奖。如最终获奖,则为全国美展创设七十五年来,广东首次获中国画金奖。
就此,罗玉鑫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
国画表现地球生命共同体
羊城晚报:本次入选全国美展的中国画作品《休戚与共》创作是怎样的契机?如何构思和创作的?
罗玉鑫:近年来,我一直关注生态环保的话题。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中国云南昆明开幕,大会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会议内容包括倡导保护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等。
这也引发我很多思考。我持续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如《和光》《归路》《家园》《无忧之地》等,都是注重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倡导环境保护意识。
《休戚与共》是这一系列的创作之一,作品描绘了北极的一个场景,北极熊一家在冰雪之上休憩,和睦温馨;独角鲸、虎鲸、北极鲑鱼、茴鱼、鲱鱼在冰层之下自由穿梭。
极地生态的平衡关系着人类前途与未来,此作品意在突出北冰洋生态圈的祥和景象,希望以此引发人们对生态保护的关注。
羊城晚报:在这次创作中,您希望达到怎样的创新和突破?
罗玉鑫:《休戚与共》这幅作品构图采取了一个富有想象力的空间转换,冰层之上是一个平远式视角,透过冰层切面往下转换为纵深的北冰洋。
在构图中如何自然地衔接这两个空间,成为此作品最大难点之一。
我不停地调整冰层的边沿线,左半部分沿线线条较为平缓,到了中间稍微往下突出一块,刚好把北极熊一家的外轮廓包裹起来,使其有一种安稳性;沿线到画面右边往上凸起,形成一个水面空间,意在烘托出水面的纵深感。
从右边这块水面展开,两条雄性独角鲸的鲸牙与头部浮出水面,一半身体在水下,再往下是一条完全在水底的雌性独角鲸。三条独角鲸的头部朝向画面左上方,与北极熊作出呼应。
画面从雌性的独角鲸开始,过渡到深海之下的视角,一串串的水泡动态是从右下往左上升并穿插其中,意在连接物象之间的关系与拓展画面空间的意境。
保留最初激发创作的灵光
羊城晚报:在这张作品中,您是如何艺术性和主题性的平衡?
罗玉鑫:艺术性和主题性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需要艺术家不断在实践中摸索。
“提纯”是我近年来创作时特别强调的表现方法。我希望通过“提纯”的方式让画面主观地突破自然主义,有意识地去营造形式感、点线面、黑白灰的层次,以此平衡艺术性与主题性的关系。
在《休戚与共》一作中也延续对于“提纯”的实践与思考——作品画面以水墨为主,使其意境更素净安宁。若太过于强调单纯和视觉冲击力,画面又容易显得概念与简单化。
因此,我淡化对物象本身的刻画,着重对物象间的关系调整与处理,以此保持一种既纯粹又丰富的平衡节奏,进而使画面给人一种纯净感与松弛感。绘画艺术除了表达趣味,尽量也能触碰人的内心世界。
羊城晚报:作为新一代工笔画代表画家,您如何看待工笔画中的写意性?
罗玉鑫:我理解的写意性并非仅仅是技法层面,而是作品的意境能传达生命的意趣,触碰心灵世界。
写意画与工笔画的写意性同样重要,但由于工笔技法相对规律且耗时,容易把最初的灵感与心性磨灭。因此,工笔画在创作过程中需提高警惕,尽力保留最初激发创作时的那道灵光。
艺术作品的高度和深度,归根结底是由艺术家的修养、审美以及对生命的理解所决定的,绘画作品是可以触碰人心与观念。人心是真诚与善良,艺术要传递真与善的价值观来表达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从身边的动物到远方的动物
羊城晚报:您自身的经历对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罗玉鑫:我高中就读于广州美术中学的设计专业,但本科却考上了广州美术学院的中国画专业。高中所学的设计素养对于后来的中国画创作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我会更加讲究经营构图,强调视觉冲击力,在色彩上形成简洁而强烈的对比,同时也有点线面结合的形式感。
如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的《红云》,画面没有配景,重重叠叠的火烈鸟只有黑、白、红三种纯粹的颜色,使画面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
我很喜欢动植物,因此选择了花鸟画方向。一次机缘巧合,与同学在鸵鸟场做义工,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体型如此庞大的动物,鸵鸟成群地在我眼前跑来跑去,眼睛又大又圆,睫毛很长,一下就触动了我。
于是我在本科毕业创作中尝试画了一幅鸵鸟,没想到作品得到师长们的认可,也让我更坚定画更多大型动物的决心。
羊城晚报:我们注意到,近年来您的创作对象从身边的动物到远方的动物。
罗玉鑫:是的。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深受方楚雄教授影响,尤其关注身边的动物,注重物象的结构表达,打下了扎实的造型基础。
2019年在北京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导师姜宝林教授提醒我在原有的造型基础下,可以大胆尝试表达少见的、造型夸张的动物,对我启发甚深。
如果说五年前我关注的是以家养的宠物或动物园常见的动物为主的话,近五年来,我的创作题材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在全世界范围内搜罗一些有趣及珍稀动物,比如兔狲、水豚、北极熊、仓羚、犀牛等。
创作时甚至把物象作夸张处理,如《无忧之地》作品中把水豚的真实体型放大,像一艘诺亚方舟的模样,背上载着可爱的小动物们一起渡河。作品有趣且让观者心生欢喜。
但无论面对怎样的花鸟题材,艺术家都是从自然物象而来,演绎自然界中的诸多叙事,进而引发我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悟。在信息时代大千物象之下,我将继续开拓花鸟画的题材和视角,努力关注当下,打开对于天地生灵的精微观察和对一切有情众生的关怀。
希望我的作品能为观者种下一颗善良真诚的种子,种下人类对自然的保护意识,这是我会坚定走下去的一条绘画之路。
【人物简介】
罗玉鑫,1982年生于广州。本硕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师从方楚雄教授。博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系,师从姜宝林教授。
现为广州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青年艺委会委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泰国西那瓦大学与哲学学院客座教授及博士生导师。
文 | 记者 朱绍杰 梁善茵
图 | 特约摄影 文三原 黄诚林(作品图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