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元自传《我的飞行生涯》新书分享会侧记

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24-09-26 14:25
中国民航报  作者:  2024-09-26
杨元元自传《我的飞行生涯》新书分享会在民航博物馆举办。

他16岁招飞入伍,怀揣着驾驶战斗机的梦想,开启了将近一个甲子的飞行生涯。他苦练飞行,精通10余种机型的驾驶技术;从零开始自学英语,逐渐成长为中国第一代飞行技术翻译;踏实工作、追求卓越,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并为中国民航的发展奉献始终。今天,70多岁的他笔耕不辍,将满腔热忱倾注于笔端,把飞行生涯的心得感悟和宝贵经验凝练成书,希望助力新一代民航飞行员飞得更高、飞得更远。他,就是民航一级飞行员,原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长杨元元。

9月21日,天高云淡、阳光正好,杨元元自传《我的飞行生涯》新书分享会在民航博物馆举办。百余位作者的好友、同事、学生和飞行爱好者齐聚于此,共赴一场充满传奇色彩的读书之旅。这不仅是一本书籍的正式亮相,更是对这位“50后”杰出飞行员非凡职业生涯的回顾与致敬。

年少立志 逐梦长空

《我的飞行生涯》一书以杨元元口述、春秋航空机长孟斌整理的形式写成,按照时间顺序将杨元元丰富多彩的58年飞行生涯清晰展现在读者面前。

本次新书分享会由中国民航出版社、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民航博物馆主办。在悠扬婉转的歌声中,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中国民航报社出版社宣教中心党委书记、中国民航出版社总编辑刘杰热情洋溢地致开幕辞,他对《我的飞行生涯》的出版致以热烈祝贺,并诚挚地评价道:“在书中可以看到老一辈飞行员对飞行安全、飞行技术、飞行员成长、飞行经验积累等多方面的思考与感悟。有殷殷教诲,有直抒心胸,像是与年轻一代跨越时空的一场对话。”

《我的飞行生涯》记录了杨元元亲历的诸多“第一次”:第一次接飞机回国、第一次去美国租赁飞机、第一次参与飞机设计……58年先后驾驶过初教6、运5、伊尔14、三叉戟、波音737、空客A320等16种机型,如此丰富的经历,足以成为很多飞行员难以企及的高峰。不仅如此,书中用生动的故事分享了杨元元坚持终身学习的秘诀,也让读者感受到他豁达睿智的人生态度和在逆境中平和坚韧的品质。他的经历是对自我的超越,对时代的回应,对后辈的启示,更是值得所有飞行员学习的宝典。

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理事长张建强的一席话,引发了在场读者的深刻思考:“今天的读书会,不仅是为了分享杨元元局长的飞行故事,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他倡导的勇于探索、精益求精、安全至上的飞行员精神。”

“2003年12月1日,杨元元局长请秘书到博物馆办公室捐赠9000元人民币,这是民航博物馆从自然人中筹集到的第一笔建设资金。”时至今日,这笔资金的纪念意义已远远超越了其本身的价值,它化作长久的印记,篆刻在民航博物馆主馆门口的墙上。民航博物馆党委书记吕宗平分享了杨元元克服重重困难,筹集资金建设民航博物馆的故事,令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

随后,本书作者杨元元亲自向读者坦陈了创作初衷:“一是出于我对民航业的深情。我在很年轻、几乎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进入了这个行业,从最基层做起,我伴随着行业成长,行业也培育我成长。二是在这个过程中,许许多多老一代的领导,他们言传身教、业精于勤的榜样力量使我成长,我应该也十分期望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

作为本书的执笔人,春秋航空公司机长孟斌向在场读者分享了二人共同创作的心路历程。“目前杨元元局长还在飞。退休后工作没那么忙碌了,他就立刻开始飞行,即使在休假期间也不例外,他去美国驾驶DA-42,去澳大利亚重飞初教6,去改装ARJ国产飞机。他真的把飞行视为生命。”说起杨元元对飞行的极致热爱,孟斌十分感动。

一本好书的问世,离不开创作者倾注的心血,同样离不开编辑的精心打磨。“在我看来,最难的写作是将趣味和内容价值合二为一,让人在轻松的阅读中学有所得,在发自内心的微笑中获取新知,在与作者的共鸣中感受时代和人生的况味。令人称道的是,《我的飞行生涯》做到了这一点。”本书的责任编辑韩景峰揭开了这部佳作诞生的幕后故事,让读者对作品本身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风云际会 继往开来

几十年的飞行岁月,风云际会,杨元元亲眼见证、亲身经历了中国民航的起步、发展和壮大。《我的飞行生涯》一书不仅回顾了一个追求梦想的年轻人不断探索和成长的过程,也成为中国民航发展历程的缩影。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杨元元是中国民航诸多历史性工作的拓荒者。他参与筹建广州管理局模拟机训练中心,与人奔走创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组织编写第一版标准操作程序,为南航乃至全行业培养了大批飞行员。

在20世纪90年代,他全程参与研制引进波音777、空客A320等民航客机,并按国际民航双发飞机延程运行规则完成开航美国,开全球双发飞机跨太平洋商业运行先例。一系列极具开创性的事件,不仅推动了中国民航的培训教育水平快速发展,提升了中国飞行员培养的广度和深度,也让中国民航开始飞向世界。

在《我的飞行生涯》中,许多人和他一同见证了时代变迁,这些参与者和见证者的代表也讲述了他们的故事,分享了对这本书的感悟。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院长关立欣向大家展示了3张珍贵的照片,借此分享杨元元在飞行学院学习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多年前元元局长到飞行学院去,给我们题写了‘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的勉励,我们将它复制下来,一直放在校史陈列馆,激励自己为中国民航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飞行员。”

“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大概3340名南航的飞行员,都毕业于元元局长亲自首创的北航飞行学院和西澳飞行学院。”南航集团副总经理高飞在分享他和杨元元老师的师徒情时,眼中闪烁着泪光。亲自参与了书中所写的部分历史,高飞对杨元元的谦虚谨慎、追求卓越、热爱飞行有着更加清晰的认知。从学好飞行的“五心”到永远突破舒适区、自我破局的精神,再到退休后“天恋”环飞的经历,都让他感受到杨元元将飞行作为毕生事业的炙热感情。

从“飞行者一号”到“冯如1号”,从飞越驼峰到“两航起义”,从萨利机长到川航英雄机组,激励一代代航空先驱冲上云霄的,是面对挑战时,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的孜孜以求;面对风险时,勇往直前的主动担当。在追求高线的同时守好底线,方能在复杂的风险挑战中开启精彩的人生。这正是每一位飞行员成长之道,也是下一代飞行员的培养之道。

薪火相传 任重道远

2007年,杨元元独自翻译出版《最高职责》一书,将传奇机长萨伦伯格的事迹介绍到华夏大地,影响了无数飞行员和普通中国读者。

如今,他在《我的飞行生涯》自序中鼓励年轻人,“我相信年轻的朋友在人生的道路上可以取得更好的成就,比我飞得更远、飞得更高、飞得更好。”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读者们在品读这本著作时,或许会因仁者的博大胸襟感动,为智者的缜密通达所折服,被勇者的沉着坚定震撼,进而让这份精神力量薪火相传。

分享会现场汇聚了很多师承杨元元的民航人。他们之中,有在中飞院和航空公司传承技艺的徒弟,也有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深受教诲的研究生。

杨元元从教的经历,给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李纪珍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缺的就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授。无论是哪个学生,杨元元局长都给予了非常认真的指导,他作为我们航空管理硕士的责任教授,对学生们倾注了很多精力。”

“对当时的中飞院学生来说,元元老师就是我们心中集才华和颜值于一身的偶像。”青年飞行员代表、南航飞行总队空客A320机队A类机长教员李颖这样描述他眼中的导师。2018年,李颖成为清华经管学院的学生,再度近距离聆听元元老师的教诲。“当时,元元老师已经68岁了,上课时经常一站就是一天,但我们下课时还会排着长队上前请教,元元老师总是特别耐心地给我们一一解答。”她说。

一声声“老师”的呼唤,不仅是对师恩的铭记,更是对民航精神与学术传承的生动诠释。

“现在,我们南航大厦里还挂着元元局长1997年执飞广州至洛杉矶航线首航航班时的照片。每次路过,我都会驻足看一会儿。照片里元元局长的笃定自信让我感触很深。即使是在时隔近3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这些晚辈跟您聊起飞行的时候,依然能看到您眼里的光芒和热爱”。

在读者互动环节,已环球飞行三圈的飞行爱好者、从飞行员一路进阶的飞行教员、新一代的年轻飞行员和航空爱好者们踊跃发言,和杨元元展开交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日前,民航局局长宋志勇对首届中国民航飞行员技能大赛筹备工作作出批示,强调“激发广大飞行员,努力做到思想先进、知识丰富、技术过硬、作风扎实、遵章守纪,为民航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这是民航局党组对进一步深化飞行员队伍建设提出的殷切要求。

“要做到这些并不简单,要付出实实在在、百折不挠的努力,还要坚持不懈才行。”杨元元对“未来之星”们寄予厚望,“年轻的朋友们,民航的舞台是足够大的,只要你们努力,光明就在前面。”

在热烈的交流中,此次新书分享会步入了高潮。杨元元、刘杰一同向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和民航博物馆赠书,飞行员协会理事长张建强向杨元元颁发飞行员协会高级咨询专家聘书。

“壮志冲霄汉,空际任翱翔。恰如舟楫破浪,云海运输忙。万里江山如画,一路风云变幻,谈笑历沧桑。心系蓝天梦,热血铸辉煌。忆往昔,风雨路炼成钢。险途前路无畏,汗水洒疆场。今日书成心愿,回首峥嵘岁月,豪气满胸膛。再枕凌云里,共绘远航章。”杨元元的老朋友、中国民航飞行校验中心原主任、一级飞行员刘清贵赠上自己创作的诗篇。

在签售环节,读者朋友们热情不减,杨元元与他们愉快交谈并拍照留念。

《我的飞行生涯》这本珍贵的大作,浓缩了杨元元与蓝天深情相依的58年人生,也将在未来激励更多的年轻民航人精益求精,飞好每一个动作,将旅客安全、准点地送达目的地,矢志不渝地履行好飞行员的最高职责。(记者 贾璞瑜/文 张哈斯巴根/图)

编辑:李芷涵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