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叶健强:“鬼眼跑街”半世纪,用镜头穿越广州|走进名家工作室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梁善茵、朱绍杰 发表时间:2024-09-10 10:23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梁善茵、朱绍杰  2024-09-10
“闪电”般偶然抓拍的真实瞬间,是无数次观察、体验生活的必然

羊城午后,已经退休的叶健强举着他的“长枪”索尼70-200毫米镜头,开始了新一天的“跑街”。

他口中的广州西关“大笪地”,已在城市更迭中遗失了可被锚定的坐标物,只记得大约是长寿路地铁口与宝华路交界处。

“你们看看这条麻石路多标致,走起来多舒服、多朴实。广州人是走着麻石路长大的,有麻石路就不会‘行歪路’。”叶健强忽地坐下,趁着石阶缝隙透出的凉气,抬臂拭去两鬓的汗水。

片刻歇息后,他又迈开流星大步。弯腰钻过施工棚,穿过飘着咸鱼香的腊味铺,融入听曲看粤剧的人流……手起相机落,每处停留不超过五分钟,与街坊攀谈的讲笑声伴随“咔嚓咔嚓”快门声而来。

“吃咗饭未?”(粤语:吃过饭没有?)“最近生意点啊?”(粤语:最近生意如何?)

哪怕是素未谋面的路人,叶健强都能以热情和真诚感染对方,用镜头为其留下“人生一瞬”。而这些“闪电”般偶然抓拍的真实瞬间,其实是出于作为曾经的羊城晚报摄影记者长期观察、记录所养成的习惯,随后他将其逐一珍藏,收集成册。

今年8月出版的《掂过碌蔗:叶健强带你穿越广州》一书,精选展示了叶健强“跑街”五十多年来拍摄的300多张照片。翻开这本书,如同翻寻广州百姓的生活。

image.png

“走了,明天继续。”斜阳挨近地平线,叶健强把相机装进黑色背包里,慢慢原路返回。退休后,他的“跑街”也未曾中断,几点跑、跑哪里都不做规划,只有“跑”是雷打不动的。

“拼命干成一件事后那种感觉很幸福。我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跑街。”他在新书封面上写道。

“鬼眼”:在平凡生活中看到不平凡

从荔湾区宝华路到海珠区小洲的叶健强跑街照片博物馆,车程大概半小时,临近终点时须穿过一座高架桥底,对面是水果市场和几家大排档。

趟栊门、满洲窗、酸枝木,博物馆俨然一间西关大屋。每面墙上挂着写有照片主题的木牌:“数风流人物真犀利”“珠江:广州母亲河”“我们曾经走过的日子”,等等。

大大小小数百张照片的左下角,是同款毛笔字体的图片标题和扼要说明。部分相框旁还配有相关的老物件,鸟笼、BP机、铜壶等。

叶健强把刚从越秀图书馆展出完毕的照片挂回原位。虽忙碌仍不忘沏茶待客,“旧阵时”的故事随茶香飘来。

“这一张五羊雕塑的照片得来不易。我和四个高中同学踩着红棉牌自行车,在泰康路买了两把梯子,用粗麻绳捆住后爬上5米高的平台。然后四个人搭成人梯,拍下了这张照片。”

这张照片摄于1973年,也是他进入广州新闻图片社工作的第三年,除了在黑房里冲洗胶卷,在广州的横街窄巷四处拍摄成为他的日常。当时,他未悟得好照片的标准是什么。“师父告诉我,拍照片一定要靓,不靓就要拍到靓为止。”涉足摄影圈的最初十年,为他之后的持续数十年的“跑街”打下了基础。

1980年,他进入羊城晚报,成为了一名摄影记者。他至今还记得,时任羊城晚报社总编辑许实(笔名“微音”)的谆谆教诲:“小子,你想当好记者,一定要过平民生活。”

微音为人率真,总能在波涛暗涌的时代潮流中见人所未见,生前在报纸上开设《街谈巷议》专栏激荡文字、为民鼓呼。叶健强也想学习这股好眼力,只不过他要换一种形式,用镜头“讲古仔”。

平民生活,让他多年来执着追求一条平凡而又与众不同的影像之路。2003年,羊城晚报开设摄影专栏《叶健强跑街》,他练就一身将寻常街景在镜片上聚焦、定格的好本事。

在商场里笨拙地给孩子喂奶的“奶爸”,为了不让长辫子卷进车轮而将辫梢装在口袋里的姑娘,穿着时髦旗袍的“师奶”……市民们从照片中窥得各自生活,又被摄影师的诙谐点化打动。

雕塑家潘鹤称叶健强为“鬼眼跑街”。“鬼眼”者,目光敏锐,于市井中捕捉别人看不到的瞬间。

如何练出一双“鬼眼”,这是叶健强被经常问及的问题。“现在玩摄影的人越来越多了,为什么他们达到一定程度后突破不了,其实是因为他们生活的厚度还不够。”在他看来,偶然拍到一张好照片并不出奇,但能够经常在平凡生活中看到不平凡,实则是无数次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必然。

“我今年‘七张野’(粤语:七十岁)了,一晃五十年。如果广州街坊们喜欢看我的街头摄影,我会不负众望继续拍新的广州,拍流动和改变着的广州。”

他镜头里装着广州半个世纪的民生史

“喂喂喂,海外几批订单搞掂咗?”(粤语:海外几批订单办成了?)

“哈哈哈,顺风顺水,捞乜都掂!”(粤语:顺风顺水,无论做什么都成功)

穿着时髦的靓女,当街捧着一个水壶般的“大哥大”。当年这把“壶”是一种身份和财富的象征。这张1989年摄于广州江南大道的《大姐大打“大哥大”》,表现出了改革开放浪潮中广州人出海经商的信心与干劲。

作为叶健强的代表作品之一,这张照片曾获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与其他经典作品一道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城市环境发生巨变。我不知不觉悟到,社会生活流动变化中的影像是最丰富、最自然、最有生命力的。”于是,那些不断被城市翻篇的场景,都被保留在叶健强的镜头里:充满岭南风情的麻石街、骑楼街,穿城而过的母亲河珠江,几年一变的广州环市路。

一段段熟悉而又有些斑驳的羊城岁月,让来自五湖四海、处于不同年龄段的读者们指着照片惊叹:“这就是以前的广州!”

开放与包容,低调与务实,真诚与坚韧,叶健强将广府人的性格特质融入镜头,定格成一张岭南文化名片。《掂过碌蔗:叶健强带你穿越广州》编著者、羊城晚报原广州新闻全媒体编辑部主任陈春凝评价道:“叶健强的镜头里,有广州半个世纪的民生史。”

“我和广州,很难说是谁成全了谁。我只是拍街坊,也等于拍我自己。”博物馆里没有空调,几盏吊扇发出细微的转动声,让人联想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收音机调频时发出的电流声。

小时候,叶健强一放下饭碗就要拧开收音机,听张悦楷、林兆明讲《西游记》《虾球传》,“‘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这句话勾起几多广州‘细蚊仔’(粤语:小孩子)的童年回忆。”

生于珠江边上的北京南路,叶健强自小在麻石街上推车仔、玩弹叉、放“纸妖”(粤语:风筝)。家里七口人住在十平方米的公屋里,上搭阁楼、下铺地铺,在屈就和精打细算中过日子。

“照片拍得好不好、有没有味道,不仅在于拍摄技巧,而且在于你能不能拉近与这座城市的人和物的距离,有没有一种真诚的情感交流。”

拍好当下的广州更不易

最近,叶健强的照片里出现了不少新的场景和面孔。

“这张是我今年拍到的最喜欢的相片,拍摄的是广州猎德村的龙舟竞渡,取名为《龙的传人》。”他说,过往五十多年来,每到端午前后,总是苦于没能拍出一张能够体现广府龙舟文化的照片。今年他终于等到了。

他花了一个小时挤在看龙舟的人群中,在桥边按下快门。“龙舟扒手、龙船头与船桨形成的黑影,与鞭炮的红光形成对比,将扒龙舟的精神和底蕴充分展现出来。”讲到激动处,他挥舞双手摆出扒龙舟的架势。

“还有这张外国友人到中山六路做生意,东西又平(粤语:便宜)又靓,开心到跳起。”他指着另一张照片,外国友人提着一个个灰色塑料袋,满脸笑容地朝镜头打招呼。

“跑街”看似追求速度,实际上,一张照片拍五十年,一条麻石街走五十年,考验的是“耐得住寂寞”的毅力与坚持。在叶健强看来,走陌生的路能给人带来新奇感,但更重要的是走一条自己熟悉的、经常走的路。

他坦言,在新时代下,新的人群、建筑不断涌现,要拍好当下的广州更不容易,需要更多拥有先进设备和时代头脑的后辈加入。退休后,他收了一帮徒弟,他们或许不年轻,但都是热爱摄影的“跑街发烧友”。

“我经常反思,同一张照片,为什么师父拍出来的总比我拍的更有味道?其实是因为他永不停止地奔跑与思考,五十多年的功力又岂能一下追上呢!”叶健强的徒弟张丽华说,师父带给她的不仅是技能的传承,也是精神的熏陶。

“来,给我拍一张,拉近点,一定要看清表情。”叶健强通过镜头看世界,也坦诚地让别人通过镜头来看他。

路过宝华正中约的一幢砖石屋,他站上台阶一跃而下,高举双手的同时张大嘴。他的朋友郑达在照片旁P了一只狮子,配文是“做人唔好狮子啱大个口”(粤语:做人不要只会说大话,不做实事)

在人人都能随手拍、“大片”随处可得的今天,叶健强对于修图、美颜持有包容开放的态度。“你知道吗?现在连手表都可以影相了!”他哈哈大笑。

同样地,他也不介意外界给他贴的种种标签——摄影同行把他归类为广州本土摄影家,广州街坊亲切地称他为“叶Sir”,徒子徒孙们则热烈地喊他“师父”。

“玩新技术比不上年轻人了,但摄影最重要的还是对新城市、新文化的理解——艺术要有真实的根,从而长出有血有肉的情。”叶健强说。

image.png

文 | 记者 梁善茵 朱绍杰
图 | 特约摄影 文三原 部分由受访者提供

总策划:杜传贵 林海利
总统筹:孙爱群 陈桥生
执行统筹:邓 琼 吴小攀 朱绍杰

编辑:梁善茵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