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伸手可以摸到一个护栏,它是圆形的,意味着这里可以360度环绕参观。护栏正中间的高台上是一座雕塑,名字叫丘比特,它大概有我们的膝盖那么高……”
广东省博物馆展厅内,讲解员邓捷正在为一群特殊的观众导览,他的音量特意提高了些。
这群观众患有不同程度的视觉障碍,有的能感受到部分光亮,有的则几乎看不见。
邓捷有些紧张,这是他成为志愿讲解员3年来第一次为视障人士讲解。而这群观众却听得出神。在博物馆“罗马帝国的艺术”主题展上,讲解员对一件件雕塑、湿壁画、马赛克镶嵌画的生动描述,构建起他们关于遥远罗马帝国的奇特想象。
活动现场负责人、广东省博物馆教育中心工作人员于婧告诉记者,自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以来,广东省博物馆每个月都会定期举办特殊群体讲解服务,其中针对视障和听障观众各一场。
像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等大型公共文化场馆一样,广东省博物馆正尝试将临时性的活动转化为长期的公共服务,为更多特殊群体打开通往历史文化的大门。
前往博物馆的“最后一公里”
8月的最后一天,广州的天气依旧不见转凉。这天正值周六,“听见粤博——口述影像罗马帝国艺术盛宴专场导赏”将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十余位视障朋友报名了此次活动。
早上九点半,于婧就和几位志愿者来到地铁站出闸口等候。志愿者举着标识牌,身穿专属红色马甲。每到一位视障朋友,工作人员就在名单表上打一个钩,然后交由对应的志愿者带领前往博物馆。
“针对视障人士的特殊情况,每一场活动我们都安排了接站服务,目的是打通这群特殊朋友走进博物馆的‘最后一公里’。”于婧说,志愿者的全程一对一服务也已形成惯例。
不一会儿,一位小女孩在家人的陪同下从闸口走了出来。她戴着白色鸭舌帽和黑色墨镜。于婧感到有些眼熟,马上迎了上去。
这位小女孩名叫罗灵驰,今年12岁,是这天的观众里面年龄最小的一位。罗灵驰前不久刚参加过“听见粤博”的陶瓷专场导赏活动,于婧对她有些印象。
人到齐后,大家首先来到博物馆一楼的活动室。“你面前的是一件文物模具,它是马赛克镶嵌画的复制品,上面镶嵌的是一块块方形的彩色玻璃,边缘稍微有些锋利,我们摸的时候要小心一点。”志愿者将视障观众的手放在文物模具上,引导他们一点点感受模具形状。
走进古罗马的神话世界
桌上还摆放着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石膏像、象征爱神丘比特的翅膀和弓箭、象征丰收女神克瑞斯的火炬和稻穗等模具,视障朋友都一一触摸感受。
他们此次要走进的,正是不远万里从大西洋彼岸来到中国的珍品——“罗马帝国的艺术——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藏文物精品展”,触摸文物模具可以对展览有大致了解。
穿过展厅门口仿制的罗马柱,这群观众走进了古罗马的神话世界。
“这幅壁画大概和我们手臂一样长”“丘比特是一个3-4岁胖乎乎的小孩子的形象,他的背上有两个小翅膀,左脚弯曲踩在一块石头上……”
导赏过程中,讲解员邓捷在描述文物时频繁用人的肢体部分做类比,让语言尽量生动、易懂。
邓捷告诉记者,所谓“口述影像”,就是把看见的说出来,让视障朋友在想象时有熟悉的参照物。“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所以我们一定要用一些很生活化的语言、很基础的语言去描述。”邓捷说,针对视障朋友的讲解稿在撰写完成后,还专门请盲人朋友进行试听和提意见,前后经过了反复修改。
“罗马帝国的艺术”主题展是广东省博物馆的一个收费展览。于婧说,为了给视障朋友更好的观展体验,活动特意选择了这个展览。考虑到开展特殊群体服务活动的需要,这个展览特别增加了盲文版的文物介绍牌,这也是广东省博物馆的首次尝试。
让他们感受到平等、尊重和乐趣
约半小时的导览结束后,这群特殊观众再次回到活动室,于婧鼓励他们畅所欲言,为博物馆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出意见。
一位每场“听见粤博”活动都参加的女士说:“能感受到导赏确实一点点在进步,介绍的文物从国内到国外,拓展了我的思维,也让我感受到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同时,一些专有名词建议可以再讲得细一些,比如刚才的‘湿壁画’我就一直没听懂,下来问了才知道是哪三个字。”
另一位视障观众则建议:“盲人的耳朵是很敏感的,在没有志愿者一对一的帮助下,展厅可以配备语音助手或者耳机之类工具,在不打扰其他观众的同时,让视障人士也可以听到。”
于婧和同事们将这些建议悉数记录下来,为日后的活动开展做准备。她告诉记者,广东省博物馆的特殊群体教育活动开始于2018年,时有延续。
“今年‘5·18’期间,我们在举办‘口述影像’和‘手语导赏’活动时,就有盲人朋友跟我说,他们很想经常来博物馆参加这类活动。”在这之后,博物馆决定将特殊群体教育活动常态化。
“实际上,相比于普通观众,残障人士对社会活动的渴望更加强烈。”于婧坦言,广东省博物馆作为广东省唯一一家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从硬件设施到教育活动,其无障碍环境建设均处于起步阶段,博物馆将继续倾听特殊群体的声音,让他们在博物馆感受到平等、尊重和乐趣。
公共图书馆较早开展特殊群体服务
在广东的公共文化场馆中,图书馆的特殊群体服务起步较早。于婧表示,博物馆在活动前期的观众招募和报名流程方面正是学习了图书馆的经验。
“早在1986年,我们馆内就完成了无障碍通道建设。”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报刊部主任郭科文告诉记者,盲人群体在阅读上存在特殊困难,是最先被关注到的群体。到今天图书馆的特殊群体服务已经扩展到听障人士、肢残人士、孤独症患者等多种特殊人群。
郭科文于1999年进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工作,从普通馆员到部门领导,他对特殊人群服务提升的重要节点记忆犹新。
“2012年,视障读者服务中心成立后,我们开始尝试为视障读者提供一些阅读之外的文化服务,其中之一就是无障碍电影讲解。”郭科文记得第一场电影是《听风者》,因为盲人群体的出行意愿本身不高,当时还要通过派早餐、送小礼物这样的形式来吸引他们。“现在已经不需要了,现在真正依靠的是电影的魅力、活动本身的魅力。”
随后数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还参与举办了广东省盲人诗歌散文朗诵暨散文创作大赛、全国听障演讲比赛、全国听障朗诵大赛等大型赛事,并先后获得“全国盲人阅读推广优秀单位”“广东省助残先进集体”“全国助残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成为传递社会关爱的窗口
比起拿奖,让郭科文更开心的是2020年“融·爱空间”的正式启用,这意味着图书馆特殊人群服务从此有了独立的空间和阵地。
面积约168平方米的“融·爱空间”,如今已经成为图书馆面向各类特殊人群的综合性文化服务阵地。如面向视障读者的无障碍电影现场讲解、听障读者的手语角、老年人群体的“书香敬老”系列活动,以及面向孤独症患者的“星光伴读”等系列常态化活动。
记者现场看到,“融·爱空间”位于图书馆一楼中庭花园一侧,环境十分清幽。在没有举办活动的时间段里,不少普通读者在这里阅读学习。
“融·爱空间”的名字是郭科文想到的。他说:“特意没有突出‘视障’或者‘残障’这类字眼,目的就是让普通读者走进这里,让他们了解盲人怎么阅读、残障人士生活中面临哪些困难。让这里不仅能提供服务,也成为一个传递社会关爱的窗口。”
郭科文表示:“图书馆应该是最能体现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场所。我们履行工作职责,尽可能为特殊人群提供包容、平等的服务。然而这些相对于特殊人群的文化需求来说还远远不够。”
让他感到欣喜的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探索出的特殊人群服务模式正逐渐推广到省内其他图书馆和文化场馆。“相信通过我们持续的共同努力,残障人士的文化需求能被更多人看见,以及被更大程度满足。”郭科文说。
文|记者 文艺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