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广美毕业展:艺术+海丝文化遗产,会有什么“化学反应”?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文艺、朱绍杰、刘畅、麦宇恒 发表时间:2024-06-04 16:16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文艺、朱绍杰、刘畅、麦宇恒  2024-06-04
参观体验的市民和游客纷至沓来

作为一年一度的艺术盛事,广州美术学院2024年毕业展已于日前启幕。毕业展是毕业生群体奇思妙想的一次汇聚,也是对他们在校期间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示。

记者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展览现场看到,来自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的展览“看见海丝路——重拾文化遗产”凭借独特的视角获得了不少关注,参观体验的市民游客纷至沓来。

当前沿的艺术科技与古老的文化遗产碰撞会产生什么火花?

展览的主要指导老师,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信息与空间教研中心主任曹国媛告诉记者,这是学院师生首次将文化遗产作为毕业设计的主题内容,也是“艺术+文化遗产”的一次创新尝试。


观众与历史遗迹的“负距离”

来到“看见海丝路——重拾文化遗产”展览现场,记者见到了“00后”本科毕业生杨羽楠,她是作品《负距离——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的主创者之一。展览开幕以来,杨羽楠基本每天都会到现场为观众义务讲解。

只见《负距离——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的实物展示为一个银白色立方体装置,放置于展厅中央。透过观看孔位,可以看到装置内是一座微缩版的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在声光电的演绎下,一场两千年前的滂沱大雨跃然眼前,南越先民通过修建水闸实现治水的故事在背景墙上徐徐展开……

杨羽楠介绍,“负距离”是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项目的关键词。“‘负距离’概念涵盖了物理、哲学和心理三个层面。这样的展馆方案在于打破空间边界,将展览内容延伸到整个展馆空间,让观众以触觉、听觉、视觉等多感官方式感知整个遗址。”

该项目由4位毕业生共同完成,杨羽楠主要负责立体建模部分。创作过程中,她曾和同学们一起多次前往位于光明广场负一楼的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进行实地调研。

“之前对南越王宫署和南越文王墓了解得比较多。第一次看到水闸遗址时,完全没有想到在离南越国宫署遗址那么近的地方,竟然还有一座同时期的水闸,而且它居然在商场里面。”杨羽楠觉得很是惊奇。

在进行《负距离——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项目的设计中,杨羽楠发现它与课程项目区别很大。她说:“平时更多是虚题虚做,你可以任意想象场馆的大小,搜集理想的资料。但是水闸项目需要结合遗址的实际情况,比如考虑它的空间大小、方位等因素,再进行建模和设计。难度因此大了不少。”

又一次馆校合作亮点纷呈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拥有丰富的海丝文化遗存,比如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文王墓、光孝寺、怀圣寺与光塔、清真先贤古墓、南海神庙及明清古码头遗址等。

展览“看见海丝路——重拾文化遗产”共有6件作品,由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的5位专业老师共同指导,17位毕业生分组完成。

“今年的呈现效果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每一件作品都有各自的亮点!”曹国媛介绍,除了像“负距离”项目一样的整体展陈设计,作品还包括线上虚拟文物游径、海丝文物数字素描、菜市场里的博物馆等内容,突出使用多种媒介打造多重维度的观展体验。

其中,《“蕃”踪难觅——广州海丝城市生态遗址游戏化游径》项目打造的是一款以广州蕃坊旧址为主题交替现实游戏,玩家通过答题闯关,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蕃坊文化知识。

《千年带货王——广州海丝虚拟文物游径》将大文豪苏东坡设置为虚拟主播,在文物游径中串联起光孝寺、南越文王墓、镇海楼、怀圣寺、南海神庙等地标,由苏东坡带领观众深度探索每一条游径。

《“丝食史市”——海丝食物文化展》则以食物为出发点,将海丝、食物、历史、菜市场、展览进行融合创新,打造了一种新的展览形式——菜市场里的博物馆。

曹国媛介绍,展览选题定于去年10月,是学校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合作的又一成果。

“今年艺术与科技专业毕业设计的大方向是‘海洋’,而我们合作的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同时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中心,相关学者专家非常愿意提供学术支持,于是我们一拍即合,确定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主题内容。”

创作过程中,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为师生团队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并对史实梳理进行整体把关,这样的互动交流从确定选题开始,一直持续到创作完成。

记者了解到,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与南汉二陵博物馆同位于小谷围岛上,直线距离只有1公里左右,这样的地缘优势让两家单位早早建立了合作关系。

曹国媛说:“我负责教学的课程几乎都跟南汉二陵博物馆有过合作,双方配合已经十分默契。博物馆有内容,我们有创意,这样的跨界合作可以说是双赢的,或者多方共赢的。”

“服务社会”是设计的最终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毕业设计过程中,师生团队还创新性地引入了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广州的海丝史迹和相关文物散布在城市各个地方,我们很难沿着传统的思路去策划设计一个馆内的展陈,于是自然而然联想到了这样一种比较新颖的理念。”

曹国媛介绍,生态博物馆是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它强调保护、保存、展示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以及人与遗产的活态关系。作品《“蕃”踪难觅——广州海丝城市生态遗址游戏化游径》和《“丝食史市”——海丝食物文化交流展》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

回顾大半年的创作经历,曹国媛感慨:“我们经常听到说要有‘文化自信’,如果学生们对所在城市的历史都不了解,那么这种自信是很难建立起来的。在这次毕业设计中,学生们有机会实地调研文化遗产,学习到专业的历史文化知识,这对文化自信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在曹国媛看来,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学生进行艺术创作转化的重要基础。

“科技的手段、技术的手法本质上是一种工具,它们本身不具有价值判断,如何才能承载更多的内容?这需要使用者的选择和应用来实现。以前学生在毕设中往往会选择一些比较个性化和小众的题目,比如关注抑郁、焦虑、烦躁等个人情绪问题。近年来,我们倾向于引导学生选择具有社会意识的题目,提升他们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尝试利用科技手段解决社会问题,赋予科技创新更深层次的意义。本次毕设是一次非常好的尝试。”

她还表示,设计的本质是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最终目标是关注现实、服务社会,这也是广州美术学院一直以来的传统。在曹国媛看来,“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为学生的艺术创作带来了灵感,滋养了青年人的文化修养。学生们用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为遗产活化带来了很好的策略和思路”。

文|记者 文艺 朱绍杰

图、视频|记者 刘畅

封面设计|记者 麦宇恒

编辑:文艺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