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舞美享荣光:大师梅兰芳的戏服也曾在广东定制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黄宙辉 发表时间:2024-04-20 22:58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黄宙辉  2024-04-20
重大文化工程《粤剧表演艺术大全》“舞美卷”4月20日举行首发式

重大文化工程《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以下简称《大全》)“舞美卷”于今天(4月20日)上午10时举行首发式。

《大全》“舞美卷”全方位介绍了粤剧舞台美术,为继承者提供了一本非常珍贵的教科书和工具书,人们从中还可观照到粤剧舞美发展的荣光,毕竟当年京剧大师梅兰芳还曾专门到广东定制戏服。

回溯粤剧舞台美术的发展

“舞美”是舞台美术的简称,虽然不像“唱、念、做、打”等表演程式直接在舞台呈现,但却是戏曲这门综合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历史上经历了从简单、朴实、粗糙到逐步丰富多彩的过程,并朝着既以表演艺术为中心又体现自身艺术价值的方向发展。

这次出版的“舞美卷”,包括“化妆头饰篇”“服装鞋帽篇”“常用道具篇”“舞台布景篇(含演出场所的变迁)”“舞台灯光篇”“舞台音响篇”等六大篇目。该卷通过大量文字及图片,对上述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宝藏,也令编纂团队很受振奋。

编纂团队介绍,“舞美卷”在编纂上跟前三卷一样,对粤剧表演艺术进行追根溯源的发掘和梳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图、文、音、像结合的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粤剧表演艺术的整体面貌,把粤剧近百年来最有特色的表演形式记载下来,为粤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扎实可靠的基础。

“舞美卷”具有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特色,是一套极其珍贵的工具书和教科书。

“通过‘舞美卷’的编撰,我们对粤剧舞台美术发展进行了一次认真的梳理和回顾,看到了粤剧舞美的辉煌。”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大全》主编、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倪惠英谈到,“在整理过程中,我们发现粤剧舞美与外省的不同,粤剧舞美布景是那么漂亮。”

倪惠英表示,粤剧舞美四大先驱者(何碧溪、张雪峰、洪三和、南佗)中,何碧溪去过美国留学并开过画廊,张雪峰去过日本留学。回国后,他们的学识、涵养、眼界,使得粤剧舞台美术中西融合,海纳百川成为必然。

“粤剧舞美,也在展示着粤剧光辉的历史。粤剧的布景、服饰、道具在写实方面,走得比较远,走得比较靠前,所以才会出现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新戏戏服竟然到广东来定制。”《大全》副主编、中山大学教授康保成告诉记者。

1913年,梅兰芳第一次到上海,演出于“丹桂第一台”,戏单上写着“自办广东全新锦绣行头”广而告之。这张戏单一直陈列在梅兰芳纪念馆。

康保成说:“粤剧演员到美国等地演出,不免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他们回国后,视野、胸怀都不一样了。而广东文化是一种非常包容的文化,海纳百川,对自己有用的就拿来用,敢为天下先。这一点,从粤剧舞台的布景、化妆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抢救性拍摄粤剧戏棚搭建

据统计,“舞美卷”全卷篇幅共840页,版面字数90万多字,图片2100多张,还配有4K高清视频,可以说是图文并茂、华丽精美。编纂的过程,饱含着编纂团队的心血和汗水。

倪惠英介绍,“舞美卷”的资料比较零散,完整地整理这些资料,这是第一次。

编纂队伍来自省市粤剧院一线的、最有经验的舞美工作者,但他们要将丰富的经验提升到理论,用文字去表达,这是他们的短板。编纂过程中,他们查阅了大量资料,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所以收获非常大,大大提升了粤剧舞美队伍人员的素质。

在“舞美卷”编纂过程中,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院两大粤剧院“倾尽家底”,无私配合,拿出了数百套戏服供研究和拍摄。道具方面,细到一支绣花针,大到一张床,只要编纂需要,这两大粤剧院都贡献出来。

此外,香港和澳门热心人士也为编纂团队提供了丰富的粤剧舞美资料。香港中文大学电影资料馆无偿提供了多套粤剧录像和视频给《大全》编辑部。舞美师陈国源老师还向编纂团队赠送了他出版的粤剧服装画册。

值得一提的是,在“舞台布景篇”中,编纂人员还对濒临灭绝的粤剧戏棚搭建过程进行了抢救性的4K高清实时拍摄。

粤剧戏棚,一般指竹木搭建的流动表演场所。戏棚的最大特色,就是不用一钉一铆,只使用竹子、杉木、篾带等基本材料,在数周甚至数天内,灵活地搭建出容纳少至百余、多至数千观众的戏棚。

“这是一种集力学和工程学于一身的技术,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智慧。”倪惠英介绍,“如今会搭戏棚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我们在粤西找了搭戏棚的师傅,花了一周多的时间,以延时拍摄的方式记录了整个搭建过程。”

“粤剧的商业剧场的建立要晚于上海,但是第一个关于剧场建设的官方文件是广州出台的——清朝光绪年间,两广总督签发了全国第一个关于剧场建设的文件,这在中国剧场史上值得一提。”康保成介绍,“现在现代化的剧院剧场很多,但是戏棚,从历史上发展到现在,它是和剧场并存的。《大全》对戏棚搭建进行的实时拍摄,非常有意义。”

【链接】《大全》将于今年底推出最后一卷“剧目卷”

2017年,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正式启动《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的编纂工程,并于2019、2020、2022、2024年先后完成了“做打卷”“唱念卷”“音乐卷”“舞美卷”的编纂出版工作。记者了解到,《大全》的最后一卷“剧目卷”将于今年年底推出。

对于编撰《大全》,倪惠英表示:“参与这个重大文化工程,对我来说也是温故而知新。《大全》每一卷都各有亮点,希望能借此夯实粤剧艺术的理论基础,让后人更好地继承这个岭南特有的艺术形式。”

“编纂《大全》的意义,在于使其成为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工程,全面地展示粤剧的辉煌历史和现状。”康保成谈到,“编书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每个编纂人员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高,包括我自己。比如在写粤剧表演场所的变迁时,对19世纪中后期美国旧金山粤剧剧场,就是在编纂过程中发现的。”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看来,《大全》工程的创设与推进,正是对粤剧艺术遗产进行的回视与捡拾,通过对粤剧表演艺术的全面整理、记录和传承,粤剧累代相积的艺术传统能更加持久地成为不断进行的新创造的基础和资源。

《大全》的编纂出版,无疑对粤剧的艺术传承和生态修复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中国戏曲表演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的建构,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

文 | 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梁彦兰
图 | 《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编辑团队提供

编辑:梁善茵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