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之际,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数位曾经参与文物普查的文保工作者,他们有的是基层文物普查队员,有的是省里的专家组成员……听他们讲述近半个世纪以来广东省开展文物普查的一线故事。
“每个地方都走到才放心”
几天前,刚刚退休的清远博物馆原馆长黄敏强接到一个好消息,他被聘请为省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的专家组成员。这意味着,黄敏强将连续三次参加全国文物普查,这样的个人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少有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从“二普”到“四普”,时间跨度长达40多年。这40多年,串联起了黄敏强完整的职业生涯,也见证了广东乃至新中国文物事业的筚路蓝缕。
改革开放春风吹拂,神州大地百业待兴,文物事业也在其列。1981年,“二普”正式展开。当时刚刚参加工作的黄敏强二十出头,听说清远要设立博物馆,他立马申请调过去工作。他的想法朴素又强烈:“年轻的时候喜欢下乡工作,喜欢到处跑,就是不想待在办公室。”
次年,清远博物馆正式成立,只有3个人,黄敏强成为其中之一。开展清远文物普查是博物馆设立之后的首个重要任务。
“印象最深刻的事是学骑单车!”黄敏强回忆,在20世纪80年代年代交通落后的情况下,他和同事常常搭班车下乡。在学会骑单车后,近一些的文物点可以骑车前往,荒郊野外就只能徒步了。
同样参加过“二普”“三普”,曾在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任职的陈松南也有相同的记忆。陈松南今年73岁,退休已经10多年。参加“二普”时,他就职于韶关市文化局文物科。
陈松南还记得,在一次到南雄县梅岭镇开展协助工作时,他和县里的同志沿着镇上的一条小河,从上游河岸走到下游河岸,一天下来走了30来里路。
“当时的文物普查有目的,但没有方向。”陈松南说,因为不知道地上文物有多少,具体分布在什么地方,当时的条件只能采用这种“笨办法”,每个地方都走到才放心。
韶关市地处粤北山区,20世纪80年代是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二普”开展之时,韶关和大多数地方一样,存在编制少、经费缺、起点低、专业差的情况。“活人都吃不起饭,还给死人花钱?”当时这句话,反映出社会层面尚未对文物保护形成统一认识。
对文物保护日益重视
虽然受到条件限制,但“二普”仍然完成了对全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摸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同期公布实施,让文物保护有法可依。
有了这次的普查成果,国家文物局组织编辑出版《中国文物地图集》,各省市执行分册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分册在1989年率先完成出版,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
在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科技研究所所长陈以琴的办公室,就摆放着这本《中国文物地图集·广东分册》。迈入新世纪,持续五年的“三普”从2007年开始。那时陈以琴刚毕业不久,进入当时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她对文物普查的了解从《中国文物地图集·广东分册》开始。
随着国家社会的发展,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三普”由国务院统一部署,各级政府设普查机构,实现了我国境内所有县域的全覆盖。科技的进步还为“三普”带来了数码相机、 GPS卫星定位系统等当时先进的技术手段。
“感觉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作为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普查办”)的一员,陈以琴计算过,“三普”期间她跑遍了广东省当时123个县(区)中的93个县(区)。
“省普查办”就设在当时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里从文化系统抽调了几位专家和工作人员在我们这里集中办公。”陈以琴介绍,“省普查办”分为专家组和工作组,她常常陪同专家到各个地方开展培训、辅导、督查和验收,所以感觉总是在出差。
深入一线发现重要史迹
为了方便到地市出差,“省普查办”申请购入了两辆小汽车。由于没有专职司机,办公室会开车的人都有兼职司机的经历,领导专家们也不例外。
陈以琴2007年11月拿到驾照,第一时间就开车上高速去出差,“那时没有规定满一年才能上高速,心想你敢坐我就敢开。刚开始开得像蜗牛一样慢,领导和专家在车上干着急,眼睁睁地看着旁边一辆接一辆的车闪过。”陈以琴回忆了这段有趣的经历。
不过在她看来,最辛苦的工作还在文物普查一线,在一个个普查队员的身上。
“三普”时期,黄敏强已经任职清远市博物馆馆长,同时也是清远市普查办副主任、市普查队长。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是“三普”的重点。清远天平岭的一次调查让黄敏强至今印象深刻。
天坪岭,80多年前曾是粤北会战的战场之一。在清远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普查队在这里发现了日军战壕的线索。“战壕修在高高的天坪岭上,没有上山的路,我们就带着柴刀开路。”黄敏强记得,普查队一行从早晨开始爬山,直到下午2点才成功登顶。
“每个人都是满头大汗,带着沉重的普查器材,印象中特别累!”如今,天坪岭侵华遗址已经成为清远市的一项重要史迹。
前往普查的路上总有精彩的故事发生。记者在“省普查办”内部刊物《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员风采录》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比如普查队员因为身穿红色工作服险些被牛攻击,还有队员互相壮胆勇闯深山古屋,又或者在野外展开“人蚁大作战”……它们就发生在一座座古墓葬、古遗址、古建筑旁。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基础
广东省文物鉴定站站长刘成基是“省普查办”的专家组成员之一,“三普”时任职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作为青年骨干,他主要承担起偏远地区的技术指导工作,粤东、西、北片区是他常去的地方。
对于基层文博工作者而言,能跟省里专家有交流的机会是很难得的。“白天传达最新政策、指导培训。晚上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了,但还有普查队员直接找到我的房间,请教问题一直到凌晨一两点都不肯走。”
刘成基说,当时基层文博工作者的专业水平普遍较低,有的文物点的基本描述都不会,遇到复杂一点的建筑结构更是摸不着头脑。“我们难得去一次,所以也不好意思拒绝,只能每个步骤详细地教。”刘成基认为,文物普查对基层文博队伍是一次整体培训,很多人日后也都成了本地的“小专家”。
文物普查是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和公众参与的基础。“三普”的普查范围增加了工业遗产、乡土建筑、线性遗产等类型。诸如广州太古仓旧址、佛山顺德糖厂旧厂房等工业遗产都在“三普”中登记在册。这些曾经产生过巨大生产效益的地方,如今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道道风景线。
日前,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式启动。刘成基、陈以琴、黄敏强都将继续参与其中,分别担当专家组组长或组员的职能。此外,成千上万的基层文保工作者也将参与到这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中来。
那些静静停留在地面、地下和水下的文物,广东的文物普查工作者将再次向它们走去,就从这个春天出发。
文|记者 文艺 朱绍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