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谢华:大匠初心,相信未来|走进名家工作室⑨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周欣怡、朱绍杰 发表时间:2024-01-21 11:28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周欣怡、朱绍杰  2024-01-21
谢华说,要做一把好壶,不能只靠技术,关键在于“壶外之功”

【走进工作室】

在潮州古城牌坊街的深处,有一座名叫“明德园”的庭院。不同于游人如织的牌坊街,走进庭院却是别有一番天地:前庭可见鲤鱼成群的池塘,后院则有清幽雅致的竹林,与两层楼高的主体建筑相映成趣。

这样一座既保留潮州本地民居元素又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庭院,其主人也相当不凡。他就是潮州手拉朱泥壶制作行当里唯一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俊合号”第五代传人——谢华。

谢华2.jpg

“千金买马”,打造明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谢华的工作室明德园便得名于此。这里的自然宁静之美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打卡拍照,而谢华名声在外,也吸引众多藏家慕名前来买壶,有的还专程上门来请教学问、拜师学艺。

当记者走进明德园,在一众男女老少参观者中间,一副外国面孔颇为瞩目。原来是常驻美国硅谷的乔治和夫人回国探亲,顺便带着他们来自汕头的母亲和妹妹一家来潮州旅游观光。乔治告诉记者,他也爱喝中国茶,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到潮州,自然要感受当地最有代表性的手拉壶和工夫茶。

众所周知,潮州人嗜茶,一把壶、一泡茶,开启潮州人一天的生活。中国茶产区分布广泛,有的地方产茶而无器,有的是紫砂壶产地却有器无茶,唯独潮州,有茶又有器,因此潮州人的茶道——潮州工夫茶艺成为一绝。

随着2022年“中国茶”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中国茶已然风靡全球。潮州工夫茶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夫茶中的“工夫”,则很大程度上借助于那把手拉朱泥壶。

谢华4.jpg

明德园耗时三年修建完成,在园内可以进行手拉朱泥壶的制作展示、展览、授课、练习,这对新一代手拉壶艺人而言,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讲堂。

谢华告诉记者,打造明德园,受到了“千金买马”的寓言启发。

“手拉壶的后继人才难寻,明德园不仅为海内外游人提供一扇了解手拉壶的窗口,也为潮州年轻的拉壶人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能让年轻人看得见希望。当年轻人看到我们制壶人的价值所在,那么‘千里马’自然会出现。近几年,谢华指导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已经遍布全国,可谓桃李满天下。

17岁入行,不忘初心

手拉壶的制作展示与授课地点在明德园二楼。谢华一边向身旁的徒弟展示拉坯工艺,一边对记者介绍:“我在拉坯的时候几乎会忘记呼吸,因为稍不留神,手就会偏移,我要求自己做到拉出来的坯体光整圆润,不需要后期修坯。”

潮州手拉朱泥壶是紫砂壶的一个门类,用料通常选用本地陶矿红泥加工,主要采用手工拉坯法(或叫轮制法)成型,是最原始的辘轳制陶技法。说到紫砂壶,不得不提宜兴,潮州手拉壶和宜兴紫砂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身筒成型工艺上,潮州壶采用手拉坯,而宜兴大多采用拍打成型。

潮州朱泥手拉壶用手工拉坯成型.jpg

谢华在手拉壶制作方面已潜心研究了近40年。

1983年,17岁的谢华在父亲的引导下入行,学习手拉壶的制作要领和经营方法,也积极向同行老师傅请教,阅读大量制壶典籍。开始时技术不熟练,只能以勤补拙,谢华笑称,最疯狂时他连续一个多星期顾不上洗澡,每天从早上7时一直拉坯至深夜11时。大匠初心,从此种下。

20世纪90年代初,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在经商浪潮的席卷之下,谢华和许多热血年轻人一样,开启了自己的事业,将家族传承的手拉壶工艺暂时搁置。1995年,谢华创办了一家陶瓷制作工厂,主要生产日用瓷器,然而制壶的初心令谢华一直难以忘怀。他一直在思考,朱泥壶于他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难道只是一项谋生的技能吗?

2002年,当时宜兴紫砂壶和潮州朱泥壶的价格之差近百倍。看到这个现象,心有不甘的谢华下决心重操旧业,尽自己所能,让人们看到潮州朱泥壶真正的价值和魅力。

开办陶瓷工厂的经验让谢华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心境早已和年轻时的自己不一样了,他开始思考如何革新,如何将自己的理念和人生感悟融入每一把小壶中。

道法自然,君子不器

“源于自然,融会贯通”是谢华制壶的特点。他善于把古典的、现代的、国内外的美学理念融入朱泥壶作品中。“大道至简。做壶,从最开始的简单,到后来的复杂,最后还是要回到简单。”谢华说,要做一把好壶,不能只靠技术,关键在于“壶外之功”。他以哲学滋养壶艺,并尝试着将古陶瓷、青铜器、汉朝瓦当、雕刻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化为己用。

谢华作品《弓门提梁壶》.jpg

2011年,谢华到西安博物馆参观学习时,被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鼎所震撼,备受启发,想做出一把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手拉壶。经过一个多月夜以继日的琢磨,一把看似青铜鼎,外形又似龟的手拉壶诞生了。谢华为它命名《国之神器》,这一作品被中国紫砂博物馆永久收藏。

他所创作的《弓门提梁壶》《太极百岁壶》《腾飞提梁壶》《藏魂壶》等作品,曾先后摘得多项国家级金奖,被中国工艺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及钓鱼台国宾馆等收藏。

谢华作品《太极百岁壶》.jpg

潮州朱泥手拉壶正经历从日常茶器到高雅工艺品、从民间走向艺术殿堂的变化。谢华说,“真正的大师和普通匠人的区别就是‘无需丈量,全凭感觉’”,而自己离“全凭感觉”还有一定的距离。

“拥有深厚的传统美学修为才是制壶的关键。”这是谢华经过多年研究创作得出的结论。“审美分为几种,包括文人审美、大众审美、皇家审美。审美不分对错,但我认为文人审美是最高级的审美,即在普通大众审美的基础上,加一些自然的美感。”

在谢华看来,一把好壶所表现出来的精湛的神韵,是道法自然的一种艺术创意。所谓大道至简,越是简约,气韵越是充盈其间。陶器本来的气质是自在的,它自带张力,会和人交流,将这种朴素自在的气质凸显出来,便是紫砂壶的文人气象。要让作品达到这种审美,需要有眼界、有生活阅历。如此,“君子不器”的道理便蕴含在谢华的一众手拉壶作品中——成于造型而又气韵充盈。

image.png

【艺 谈】

壶小乾坤大,再造新经典

羊城晚报:潮州手拉朱泥壶的传承现状如何?有什么前景?

谢华:潮州手拉壶不缺优质的原材料,不缺高超的技法,目前最大瓶颈是人才的欠缺。经过多年的经营,潮州手拉壶正在从比较保守、落后的家族传承,转变得更为开放,吸引了很多外界人才来接触这个行业。

现在不少年轻的手拉壶师傅技术都很过硬,但整体看来“壶外之功”有点差,因为做壶要有审美,要挖掘中国上千年的历史文化,目前行业里最缺的就是具备综合能力的人。

但我觉得潮州手拉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潮州这个地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崇文重教,传统文化传承得非常好。手拉壶是潮州的文化名片之一,在外知名度还比较高。比如在抖音热搜榜上,与潮州相关的搜索中,手拉壶这一词条排在第五,说明是有一定群众基础的。

我曾经带过的徒弟并且至今仍在坚持制壶的有大约200人。我正在带的徒弟有8个,平均年龄23岁都不到,非常年轻,最小的徒弟只有16岁。但他们技术水平都很高。年轻人是有文化、有艺术素养的一代,我认为只要戒去浮躁,潜心内化修炼,必定能成为潮州手拉壶的未来栋梁。

比如一个来自四川的徒弟廖奥,在自媒体开账号讲解手拉壶知识,后来因网友的购买需求开始了直播带货,首场直播的收入就达到30万元。所以手拉壶不只有文化价值,还有经济价值,既有情怀,还有经济效益,一定会取得长久的进步。

明德园内的展览厅.jpg

羊城晚报:您曾多次前往宜兴及其他陶瓷产区考察学习,有什么发现?

谢华:壶小乾坤大,做好壶不容易。这20多年来,我都在不断吸收其他地区的长处,比如学习宜兴制壶的材料、工艺、工具,以及他们对壶的理解。我们还常到其他陶瓷产区学习,比如广西的钦州、云南的建水等地。

一个行业想要发展,除了传承,还要创新,要创造历史。作为一项国家级非遗,我们一定要吸收更多外地的优势,有所进步,融合各家之长来武装自己。过去潮州手拉壶以实用性为主,如今早已不仅是实用器,还融入了现代审美,把一些老造型再优化再改变,从使用功能、美感等各方面,对经典进行再造,使其充满生活气息。

羊城晚报:与过去相比,潮州手拉壶发生了较大革新,但其价格与宜兴的紫砂壶仍存在较大差距,您怎么看?

谢华:从材料、工具、技术来看,宜兴和潮州的区别不算大。价格上的差距主要有传统和产业两方面原因。

传统上,宜兴地区靠近江南文化中心,很早就有与文人有交流,所以宜兴的紫砂壶很早就具备一定的文人属性和艺术属性。潮州在地理上相对偏远和封闭,文化交流有一定的隔阂,所以在作品的艺术附加值上,潮州壶处于劣势。

在产业上,宜兴已经围绕紫砂壶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产业链,整个宜兴有10万多人从事紫砂产业,而潮州从事手拉壶的只有数百人。而且在潮州制壶传统中,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家族内传承,对外秘而不宣,这也是潮州壶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时代在变化,广东经济实力很强了,潮州手拉壶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人才稀缺,行业发展需要多方面人才,包括制壶人才、讲故事的人才等等。但我们也在慢慢向宜兴靠近,正在发展进步。我们有自知之明,但也不必妄自菲薄。发现不足,有所行动,我相信在未来,潮州手拉壶会达到另一个高度。

YUHA0720240121C.jpg

文 | 记者 周欣怡 朱绍杰
图、视频 | 彭泽祥 彭灏明 陈贤宇 戚容源 唐德荣 林丹丹 暨晴 李可渲(实习生)

出品人:杜传贵 林海利
策划:孙爱群 陈桥生
监制:邓琼 蒋铮 吴小攀
统筹:朱绍杰 何奔
执行:周欣怡 彭灏明 文艺 黄宙辉 孙磊
海报设计:唐欣怡

编辑:吴小攀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