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陈占起研究团队最近发表新研究成果,证实兰花螳螂的中、后步足分别具有一对花瓣状外延结构(以下简称“花状腿瓣”),其主要功能竟是“助滑”。
多年来关于兰花螳螂的研究,普遍认为它状似兰花花朵的身体形态与色彩,是动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拟态的演化结果。
有研究还发现,兰花螳螂的拟花体色更可助其诱引猎物,但它是否有那一对花状腿瓣似乎并不影响捕猎结果。
那么,兰花螳螂的花状腿瓣仅仅只是为了更像一朵花吗?
有关的行为学研究发现,兰花螳螂是优秀的滑翔者,正常状态下,一只兰花螳螂如果从10米高掉落,其水平滑翔距离平均可达6.1米,最远可达14.7米。
但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剪除兰花螳螂的花状腿瓣,它们的平均滑翔水平距离却只有4米,处于麻醉状态下的实验个体则是全部垂直下落。
研究通过形态结构分析发现,兰花螳螂的花状腿瓣呈现弧形,与其他动物的滑翔结构或鸟类翅膀的弧度相吻合。
兰花螳螂花状腿瓣还会随龄期的增加而逐渐长大、变圆,且大龄个体花状腿瓣占据身体面积的更大比例。通过这种调节,尽管末龄若虫比一龄若虫重165倍,却拥有相似的滑翔距离。
所以说,兰花螳螂花状腿瓣其实主要是一种有助于滑翔的身体结构。这也是节肢动物类群第一例被报道的明显滑翔结构。
滑翔需求或是促进较大体型节肢动物演化出明显特化外延结构和体色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这也为探讨动物硬质滑翔结构的空气动力学原理提供了研究对象。
该研究已在线发表在专业期刊《当代生物学》上。
文 | 海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