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不见面”的哲学家见面:杨小彦学人肖像暨手稿展在中大展出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朱绍杰 发表时间:2023-11-12 01:03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朱绍杰  2023-11-12
哲学家的学问、性格和“脸”之间存在关系。

日前,《以脸为书:杨小彦学人肖像暨手稿展》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锡昌堂展出。

这是继去年8月《以脸为书——杨小彦艺术展》在广州学而优书店举办之后,著名学者、评论家、艺术家杨小彦的学人肖像作品又一次与公众见面。本次展览由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艺术学院和中山大学人文学部联合举办,著名书法家苏华为展览题字,郑梓煜担任策展人。

 

所谓“相由心生”

从鲁迅、胡适、王国维、陈寅恪,到叔本华、维特根斯坦、本雅明、罗素等等,三十余位19至20世纪学人充满性格的水墨肖像悬挂于墙,其中哲学家的面孔占据了相当部分,与展览举办地锡昌堂——中山大学哲学系所在地,相得益彰。

除了30余幅水墨肖像作品外,展览还陈列近百幅相关肖像的构思、初稿、草稿等,还有杨小彦早年的读书笔记、写作原稿,部分肖像附有人物札记。

本次展览的作品从杨小彦教授上百张学人肖像中精选而生。杨小彦从2020年初开始创作这批中外学人肖像作品,同时为每一件学人肖像写下了或长或短的人物随笔。

2022年4月,杨小彦把部分肖像画和文字结集成书,命名为《我读过他们的脸》,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而本次展览的作品,有相当数量是《我读过他们的脸》一书出版后的新作。

据杨小彦介绍,面对需要创作的众多中外哲学家的肖像,他首先要认真阅读他们的哲学著作,然后在大量创作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琢磨,在实践的过程中生成令人满意的作品。在杨小彦看来,哲学家的学问、性格和“脸”之间确实存在着关系。“所谓‘相由心生’,这在中外的哲学与艺术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杨小彦在《我读过他们的脸》一书的后记中指出:“都是我曾经读过的脸,以及曾经的阅读经验。所画的不是历史,所写的不是精确的研究,所记的或许还有错误。这里的文字,只是一种个人分析,一种个人认知,以及,一种个人议论。”

杨小彦的这批水墨肖像画的是他个人庞杂阅读史中所倾心以对的中外哲人学者,也可视作他以这批学人为标本,对人脸的复杂属性所展开的探索。

如何体现深刻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周春健主持展览开幕式。他介绍了杨小彦的艺术经历以及展览肖像手稿的创作渊源。

周春健认为,杨小彦以他油画专业的功底和艺术史、新闻传播学与摄影史的视野,创作的学者肖像以19-20世纪的中外文学、艺术、哲学领域的巨人为主,通过漫画式的水墨白描,或夸张、或深刻地将不同学者的“脸”与画家对于不同学者的“书”的理解结合起来,形象地道出了学者与他们思想的“外”与“内”的关系。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杨小彦的这批肖像画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不仅是在画一个对象,还在画这个对象后面的书和思想。“我们通常知道,有的学者外貌并不显深刻,但他的思想深刻,所以我们怎么才能反映一个人深刻的思想和反映这个深刻的人,杨小彦的画给了我们一个很深刻的体现。”

中山大学人文学部主任、哲学系教授陈少明认为,思维的力量在绘画中是要充分体现的,这是艺术和哲学相通的地方,杨小彦作品加入了其个人的生动理解,提供了认识这些哲学家的另外一种可能。“杨小彦画出了我们‘不见面’的哲学家的肖像,会给我们的学生在平时读书、做研究时激发很好的灵感。”

开幕当天还举办了主题为“人格、艺术与哲学”的学术沙龙。来自中山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人文与艺术学者陈少明、张伟、吴重庆、周春健、胡斌、周钦珊、廖宏勇等,与杨小彦及策展人郑梓煜一起参与了相关学术沙龙,共同探讨和分享了对“以脸为书”的思考。

文 | 记者 朱绍杰
图 | 主办方提供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晓楠
校对 | 彭继业

编辑:陈晓楠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