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聚焦|让文学为戏剧“补钙”,在大湾区架起华语戏剧的大桥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黄宙辉、孙旭歌 发表时间:2023-10-14 13:05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黄宙辉、孙旭歌  2023-10-14
华语戏剧盛典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戏剧节庆

10月11日晚,“戏剧之夜——第七届华语戏剧盛典年度榜单发布典礼”在广州举行。

现场揭晓了14项“最佳”名单,《天下第一楼》《生命册》《初步举证》等优秀华语戏剧作品斩获多项“最佳”

作为盛典的相关重要活动,“中华戏剧艺术的当代建构与粤港澳大湾区戏剧的共同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与主题对话“从文学到戏剧”也在当天举行。来自两岸的剧评家与剧作家汇聚一堂,探讨华语戏剧的创作现状,及未来大湾区戏剧发展方向。

经过七年的打造,创办于广州的“华语戏剧盛典”已成为一年一度戏剧知名品牌活动。作为重要专项活动,本届华语戏剧盛典被纳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希望由此推动华语戏剧走向世界。

华语戏剧近年蓬勃发展

在本届华语戏剧盛典上,由香港话剧团出品的《天下第一楼》一举摘下“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三项“最佳”,成为最大赢家。香港戏剧的发展,体现了华语戏剧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现状。

“世界各地,有华人、讲华语的地方就有华语戏剧。华语戏剧是艺术的桥梁,精神的纽带,文脉的赓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艺术层面的体现。”

在论坛作主题发言时,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宋宝珍表示,华语戏剧文脉相通,命脉相连,具有各自的发展基础、创作队伍、艺术样态、受众人群、审美取向,因此也各自具有自身的特点、优势和发展路向。

20世纪70年代,香港举办曹禺戏剧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三地的戏剧交流与合作逐渐展开。

1982年,姚一苇先生的《红鼻子》由中国青艺在北京演出,这是1949年之后在北京演出的首部台湾戏剧。1996年,台湾戏剧作品《领带与高跟鞋》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华文戏剧节,这是台湾剧团第一次登上中国大陆舞台。

宋宝珍谈到,人类戏剧的发展已经进入元宇宙时代,华语戏剧面临着相同的问题、相似的境地:剧本荒、创作心态浮躁、同质化题材、生命质感弱化、表演浅薄粗糙、导演手法单调、技术与艺术相互掣肘……这些都需要华语戏剧工作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促进行业和市场长效有序健康发展

2017年,华语戏剧盛典在广州横空出世。自诞生之日起,该盛典关注专业性的市场评价,重视广大观众的认可度,设计了科学、严肃、公正、客观的评奖程序,因此获得了业界和观众的高度认可。

盛典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推选出《白鹿原》《亲爱的,胡雪岩》《深渊》等一大批既有市场号召力,又有社会影响力的华语戏剧精品。

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的话剧《生命册》获得第七届华语戏剧盛典年度榜单的“最佳年度剧目”“最佳编剧”两项荣誉。该院院长李宣发表获奖感言时,动情地说:“华语戏剧盛典是属于戏剧人的。它真正公正、公平,用心去拥抱戏剧。”

回顾创办华语戏剧盛典的初衷,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王炜深有感触:“我们发现,之前的戏剧评价体系存在一个问题——缺乏对作品基于市场体系和观众认知度的评价。再往深究,是缺乏从这一角度对作品进行评价的机制和平台。而对于演艺产业来说,像‘华语戏剧盛典’这样的评价机制和平台是一个风向标。”

近些年来,中国的戏剧行业和戏剧市场发展迅猛,华语戏剧在演出市场的占有率持续走高。但即便在业内,很多人未必知晓每年都有哪些戏剧作品,更未必有机会看到这些作品。

“所以,我们希望为这些作品建立一个桥梁、搭建一个平台、提供一个发声的地方,让大家更多地认知这些作品,全方位地推动华语戏剧的成长,促进行业和市场长效、有序、健康地发展。”王炜说。

搭建华语戏剧交流的桥梁

对于华语戏剧盛典的未来,专家学者寄予了厚望。

在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胡志毅看来,华语戏剧盛典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戏剧节庆,有着光明的未来。“它就像港珠澳大桥一样,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戏剧‘大桥’。大家应当共同努力,使华语戏剧盛典发展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品牌。”胡志毅说。

宋宝珍参与了五届华语戏剧盛典。她认为,华语戏剧盛典对华语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温厚而又深远的影响。它丰富了戏剧创作者的沟通与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聚集了一大批戏剧精品,留下美好回忆与审美享受;也密切了各地的戏剧创排合作。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杨树表示,华语戏剧盛典的举办,是华语戏剧在粤港澳大湾区持续蓬勃发展的强大推力。接下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一如既往地鼓励和支持华语戏剧创新创作,做大做强华语戏剧盛典,使之成为全国华语戏剧交流的桥梁、传播的平台、合作的枢纽。

【对 谈】

为戏剧补充“文学之钙”

经由文学经典和当代知名小说的改编,是当下华语戏剧创作的重要路径,也是一个突出的现象。

《尘埃落定》《主角》《一句顶一万句》《白鹿原》等根据文学著作改编的同名戏剧作品,在历届华语戏剧盛典中频创佳绩。在本届华语戏剧盛典中,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根据李佩甫小说改编的同名话剧《生命册》又斩获两项“最佳”。

10月11日,本届华语戏剧盛典特邀宋宝珍、李宝群、曹路生、徐健四位嘉宾做客专家对谈现场,围绕“从小说到戏剧”这一主题,对将经典小说改编为戏剧这一流行趋势进行深入探讨。中国文联首批特约评论员、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一级编剧陈建忠主持对话。

陈建忠:请问四位一直“在场”的戏剧专家,如何看待近年来小说密集改编成戏剧这一现象?

宋宝珍(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中国现代话剧第一部作品《黑奴吁天录》就改编自小说。戏曲界改编自小说的作品就更多了,像三国戏、红楼戏、西游戏等等。其实戏剧与文学作品的关系一直都特别紧密。

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出现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文学作品,例如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重要作品。这些作品有内涵,引起了戏剧界的重视。另外,跨媒介的改编为戏剧艺术的成功奠定必要的条件。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好的剧本一直都很缺乏。原创剧本难度很高,如果借助文学,发挥编剧艺术家们的想象和重塑再造的能力,把优秀的文学作品改成舞台剧,会为演出市场带来一种新鲜感。文学作品在获奖之后,已经有了一定的IP效应,改编成剧本也是优势共生。

李宝群(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把优秀文学作品改编成舞台剧,实际上是给中国戏剧补充“文学之钙”“文学之血”,给中国戏剧重新增加能量、活力。我觉得中国的原创戏剧总体状况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改编优秀的文学作品变成了戏剧界一个重要选项。

在观看优秀小说改编的戏剧过程中,观众也可以获得满足。这些改编戏在某种意义上把文学带进了剧场,带到观众的审美视野里。观众有了更多选择,我们的舞台也因此活跃。

曹路生(剧作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这是文学性从戏剧舞台上消失后又回归的一种表现。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外各种各样流派的、非编剧性的、以导演为中心的戏剧进入国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戏剧舞台上文学性的缺失。为什么现在大家多从文学作品中改编?我觉得这是对前二十年的一种报复性的反应。

戏剧创作的传统之一就是改编。莎士比亚的大部分剧目都是改编的。我国元杂剧里面很多作品都是根据唐宋小说改编的,只是在过去几十年中,戏剧的文学性才稍显缺失。

徐健(《文艺报》新闻部主任)戏剧创作与原创剧本的缺失,使得从影视、文学借力成为近年来戏剧编剧的潮流。它们在大的文艺生态系统内,相互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2015年以后,尤其是茅奖作品,轮番被搬上舞台,这种现象体现了文学和戏剧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其次,这也反映戏剧创作的观念在不断开放:优秀的改编也是一次成功的原创。

文|记者 黄宙辉 孙旭歌 实习生 吴潜之
图|主办方提供(署名除外)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周欣怡
编辑 | 孙旭歌
校对 | 张家梁

编辑:孙旭歌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