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瑰宝 添彩群众美好生活|第三届“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座谈会分议题座谈②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周欣怡、钱瑜、孙旭歌、朱绍杰、李旭 发表时间:2023-10-11 17:24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周欣怡、钱瑜、孙旭歌、朱绍杰、李旭  2023-10-11
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公众生活中

10月9日下午,在第三届“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座谈会分议题座谈会上,第二组专家学者们纷纷就“非遗传承中的群众文化影响”“非遗传承中受众群体的需求导向及社区作用”等主题展开讨论。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省文史馆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张宇航称,中国是世界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数量最多的国家,我省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等非遗项目数量也排在全国前列。

目前,非遗的传播与传承主要通过艺术、技艺、文字等非物质形式进行,因而需要更多地通过传媒进行宣传,使之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公众生活中。

珠海科技学院副校长、教授程春梅认为,文化遗产要保护才能发展,同时也需要传承。学校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希望通过交流,让文化更好地进入校园。

如何更好传承非遗?“无痕”融入教育

在传承文化遗产上,专家学者十分关注文化遗产与教育的结合。

广州市越秀区少年宫高级教师、通草画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苏昕介绍,非遗通草画是我国近代外销画的一种,19世纪兴起于广东广府地区,被誉为“岭南明信片”“广府手信”。

至2023年,广州市越秀区少年宫对通草画已展开长达15年的“文化考古”实践和普及传承研究,同时将复兴通草画的科研成果应用到非遗通草画传承教育课程与活动工作中,形成一个研学完整的“专研、课程、培训、展演(赛)、云享、课题”非遗课程体系,“六域”共促,相互支撑,互为促进,成就了传承美育课程与活动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发展。

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理论教师曹艺川认为,由于非遗的融入,丰富了学前教学内容,美育也为非遗教学提供了思路,为非遗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途径。美育应从中华文化源起,从教育启蒙阶段抓起。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音乐教研员陈锦莹认为,广府地方的音乐在发展进程中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其他学科教学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探索并实施多元一体融合发展的独具地域文化特征的“广府音乐文化”课程体系,有利于发挥广府音乐的艺术魅力,借助教育、社区、活动等有效媒介,形成音乐教育与本土音乐文化相融合特色。

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钢琴、理论教师魏茜称,当今时代的群众歌咏活动已从“学堂乐歌”时期的众人齐唱上升为一门文化类目云集的综合性的艺术表演。

一部优秀的群众歌咏作品,可以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文学、民族风俗、民族服饰与民族音乐展现得精彩纷呈。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李劭侹以民间文学的教化功能为例,认为非遗资源与小学德育教育的融合能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升华爱国情怀。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教师梁捷以广东财贸职业学院为例,介绍学校打造课堂教学、专业社团和以赛代练三个平台,拓宽了漆艺、剪纸民间技艺的传承渠道的实践,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传统文化,吸取传统技艺的精华,逐步成长为新一代的民间工艺能工巧匠。

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教授齐喆介绍了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与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作的《作为新装饰艺术材料的广彩教学研究》课题,探讨如何活用传统工艺美术,融合当下的艺术设计创作,展现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工业化产业的互动互补,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艺术中的人文精神。

如何“活化”非遗?走到群众中去

如何更好地保护利用文化遗产,同样备受专家学者关注。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罗斯宁称,广州老年群众文艺活动,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结合现代生活的需求与时代的变迁,对“非遗”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和创新,例如将粤曲、广东音乐改编为合唱曲,将“非遗”融入舞蹈、模特表演中等。她建议,继续加强对非遗的宣传,使之深入人心;加大对非遗的创新力度;将非遗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邓雄华认为,当今社会,文化的交流碰撞与新文化现象的不断产生与发展,群众对多元的民族文化的需求不断提升。

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态势赋予了新的使命,需要用新的思维、新的理念占据思想高度,将少数民族文化发扬光大,引领群众文化特色发展、多彩绽放。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郑佩瑗认为,粤剧成为岭南文化的杰出典型,在于它雅俗兼具,常变常新。粤剧也带来启示:大众性与革新性是岭南文化建设必须传承的精髓。

广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谭展鹏直言,广绣的前人曾经在历史上为中华文化的形成、探索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成果与经验,甚至关系到首批大宗贸易的形成与经贸管理经验。对这些文化与历史的认识与了解,足以激励今天的广绣从业人员发奋图强,继往开来。

梅州市客家文史研究会会长李国泰在会议现场介绍了客家香花的历史与现状,在他看来,以客家香花为例的非遗文化可以与生活实际结合,转化为多种产品。

中医养生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选择。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黄祖辉认为弘扬中医药文化精粹倡导人的整体性健康发展,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抓手。

佛山市禅城区文化馆群众文化馆员叶莉指出,借助市民参与度高、延续性强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通过数字化、文艺精品创作、巡游巡展、舞台展示跨界融合等手段可以助推非遗保护工作。

如何让非遗离群众更近?非遗在社区

不同于以往“非遗进社区”主要由政府或其他外部力量主导的非遗保护策略,“非遗在社区”则更指向一种以社区内生力量为主导、自下而上、强调社区自身主体性的非遗保护方式。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员杨春旭认为,加强顶层设计、针对引导、整合资源,让民众获得切实的利益,社区的内在活力自然就能激发。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杨立称,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不仅影响非遗保护成效,更制约各地社区文化和区域文化建设成效。所以,推进包含“非遗在社区”在内的系统性保护工作,全面认识非遗对社区文化与区域文化建设意义重大、价值深远。

在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讲师庞玥看来,推动大学生参与“非遗在社区”活动,不仅能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扬,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也能加强人们对非遗的了解,展现非遗教学、思政教育、公益实践和文化传承的多重价值。

在哪里看见非遗?在城市,也在乡村

非遗的生存空间在繁华闹市,也在美丽乡村。广东非遗对群众文化生活的影响不仅停留在广东,更辐射到大湾区和海外。专家学者针对非遗在现代生活的不同场景空间所发挥的不同作用积极展开讨论。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遗保护部副部长董帅介绍,2020年8月8日,“岭南之窗”文旅融合示范区项目在广州塔正式启动。

广州市依托广州塔这一全球瞩目的地标建筑,开启了非遗宣传展示与城市地标由商业运营转向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探索。这类“非遗+城市地标”的模式,具有独特的空间性和地域文化属性,有助于破解当前城市公共文化治理道路上的困境。

粤港澳文化同根同源。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级馆员李杏娜以佛山彩灯为例,认为非遗保护与传播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韶关市文化馆非遗传习部主任许玲分析了非遗工坊建设工作中的问题和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帮助更多非遗项目建成非遗工坊,从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韶关市新丰县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也表示,充分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魅力能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张明探讨了化州跳花棚群众文化活动与文化生态环境的关系,并提出建立研学活动示范基地与数字化展厅的应对策略,助力化州跳花棚的可持续化健康发展。

肇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群众文化馆员邓正恒对肇庆裹蒸粽助推文旅融合提出建议,将裹蒸与肇庆本地的风土人情和日常生活场景融合,将裹蒸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工序环节融入研学设计中,使学生全方位体验本地特色,产生认同感,促进肇庆裹蒸焕发新生。

东莞市文化馆非遗保护部副主任、群众文化副研究员黄凤琼以东莞申创水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认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形式的区域性整体保护,从核心来说是保护非遗、传承非遗,同时也保护孕育非遗的自然环境、生态,保护与之密切相关的文化遗产与人文风貌,让非遗在某区域内实现良性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文|记者 周欣怡 钱瑜 孙旭歌 朱绍杰
图|记者 李旭 陈一典(除署名外)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孙旭歌
校对 | 赵丹丹

编辑:孙旭歌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