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下午,在第三届“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座谈会分议题座谈会上,第一组专家学者们围绕“非遗传承中的创新问题”“非遗源流的考证·保护·传承”等主题展开讨论。
专家们畅所欲言,为非遗在当下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工作建言献策,助力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做好在当代新语境下的非遗传播传承
关于非遗在当代语境下的传播发展、创新创造、非遗产业化、非遗口述记录工作等重点话题,座谈会专家们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与发展经验展开了讨论。
石湾陶艺历史悠久,石湾瓦更有甲天下之说。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民间艺术品收藏评估委员会杂项专业委员王增丰围绕石湾陶艺在城市升级大背景下的传承与创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创新与开放必然是石湾陶艺未来的发展方向,把握时代机遇,改变不合理和滞后的因素,为石湾陶艺注入新的元素,将是石湾陶艺得以生生不息的发展要求。
他建议,陶艺家需要有创新意识,政府有必要加强市场调控,同时颁布完善法律法规,建立良好陶艺市场体系,推动石湾陶艺市场的正常发展。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马建钊剖析了佛山咏春、新会陈皮、忠信花灯、龙舟竞渡等多个非遗案例后指出,非遗的系统性保护要根植于非遗与文化、与环境、与人之间的链网关系,建立超越遗产对象的整体保护体系。而非遗的可持续发展不是固守传统,遗产与当代人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共同认可的价值紧密相连。
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文保科技部主任罗丹聚焦佛山粤剧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探讨通过数字技术集聚、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人才、平台、金融等各环节的资源要素,提出构建和发展具有特色文化品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链条策略。
阳江市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负责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戴倩芳从阳江漆器髹饰技艺的发展现状出发,阐述该项技艺正确发展的重要性,并根据多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建议加强对该项技艺的档案建设、人才培养,完善市场产业链,同时给予相应的保障措施。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原馆长孙霄致力于对非遗传统舞蹈沙头角鱼灯舞的比较研究,他针对传统舞蹈鱼灯舞普遍存在的“传承失忆”现象,提出通过开展对相同类型鱼灯舞跨界比较研究,寻找文化差异,取长补短,唤醒遗失的“文化记忆”。
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街道公共事务中心综合部文化辅导员莫圆圆提出,进一步加强沙头角鱼灯舞保护的措施与建议,努力使鱼灯舞“留下来”“传开来”“火起来”“活起来”,将其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张富有特色、具有影响的亮丽文化名片。
如今非遗DIY材料包的普及趋势,引起了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春雷的思考。在他看来,借助市场经济之手,用市场行为传播非遗知识,是一种有效方式和手段,但这种盈利性的经营还需要警惕简单粗劣、偷工减料的行为。
他认为,非遗培训应该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健全非遗的培训方案,在此基础上,培养非遗学员开阔眼界、强化技艺、增强学养,鼓励他们与历史同脉、与时代同频。
非遗口述记录是如今非遗保护的重要现代化手段。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理论讲师刘晶晶从访谈前的准备、访谈时的技巧、访谈后的整理等方面分享了自己参与非遗口述记录工作的实践经验。
多领域交融的“非遗+”互促共生
非遗的发展不能偏居一隅,应主动寻找发展的交汇点,谋求共同发展、互相推动的可能。
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理论讲师高姝发现,中国非遗在综艺节目中已展现出了新的活力。非遗与综艺节目之间的共存共荣,为文化传承与现代娱乐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在综艺节目中呈现非遗,不仅能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活力,也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非遗保护、传承的事业中。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万仁辉认为,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事业刻不容缓。
透过青铜、玉器、陶瓷、丝绸等文物鉴藏所涉及的物质传承,溯源至人本身对这些物质的发明、生成、制造等智慧劳动实践,可见其非物质文化属性之广泛。文物鉴藏领域所涉及的非遗的传承与创新需要得到关注与发掘。
广州市武术协会黄啸侠拳会会长、广州市市级黄啸侠拳法传承人黄健波指出,黄啸侠拳法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可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民族认同和凝聚力,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
佛山嘉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工艺美术师黄敏言在发言中深度探讨了佛山秋色特艺灯的工艺创新方向和市场发展机会,为新时代下该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她提到:“非遗传承需要‘见人见物见生活’。”她建议将秋色灯创新应用到酒楼会所等新中式场景,让这个传统非遗工艺品走进现代生活的众多场景中,真正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理论作曲讲师柴佳则站在跨学科视域以语言与音乐的关系作为切入点,探讨汉语的语言元素在中国传统音乐、传统戏曲中的运用和创新。
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钢琴、理论讲师、博士黄彦琪呼吁关注短视频时代的非遗传承问题。
在她看来,伴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短视频”也渗透到银发族,非遗传承问题已不能局限于年轻人群来进行探讨,因此,短视频+非遗+养老应该成为下一个关注焦点。
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理论教授姜力研究了时代背景下主流歌曲审美与非遗音乐的传承问题,指出站在民族文化的高度,创造出丰富而生动的音乐作品,方能引起大众思想的共鸣,得到大众的喜爱。
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曾瑜媛关注当代区域语境下万丰粤剧的实践转化,思考该项目在深圳经济与文化双性城市场域构建背景下成长的可能性。
非遗进校园促进教学多元化
近年来,非遗进校园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让学生近距离认识非遗、体验非遗,感受非遗的魅力,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推动非遗传承“后继有人”。
东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佩仪从2003年开始,就在进行将木鱼歌带进课堂教学的尝试,目前已经成功地开发和利用了本土木鱼歌音乐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形成创新教学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广东醒狮代表性传承人赵伟斌表示,醒狮艺术进入学校,重点在两个关键词:“美”和“乐”。要非常注重具有美感的课堂打造与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如今广州开展醒狮进校园的学校已有186所,涵盖从大学至幼儿园各个阶段。
他强调:“非遗的传播发展应该抓住‘快乐’这一核心,让喜欢非遗和愿意传承非遗的人都感受到快乐。‘乐享非遗’才能让传统优秀文化出新出彩。”
据广州(花都)灰塑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刘娟介绍,作为一种从传统建筑屋顶上走下来的艺术形式,灰塑的传承模式一直在不断创新。
2014年以来,广州灰塑已经先后在广州多所大中小学建立起了灰塑传承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灰塑技艺教学,推动灰塑艺术为更多年轻人所喜爱。
客家香花文化代表性传承人释道雅在发言中对客家香花舞蹈的价值、危机与发展建议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她建议,香花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要重视培养年轻的优秀接班人才,高校专业舞蹈教育的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强的舞蹈技能,高校有条件成为最有效促进传统文化复兴的场所。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广州大学教授裴继刚以广州大学非遗研培项目新疆刺绣为例,探索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认为非遗的“双创”能彰显其当代价值,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和持续感。
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彭爽以“佛山咏春”为例,探讨了体育非遗的可持续传承和创新机制。
她建议加强非遗传承人培养、加强研究、整合社会资源、扩大宣传,促进佛山咏春实现可持续传承和非遗文化的持久传播。
非遗产业化推动乡村发展振兴
推动非遗在乡村产业化发展可以让传统文化精髓融入乡村生产生活,推动乡村物质精神全方位发展,进一步构建良性乡村生态,提升乡村文化内涵与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战略塑形铸魂。
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群众文化馆员梁燕以“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潮州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进行了发言。她表示,建设乡村非遗工坊,教授村民非遗技艺,以艺致富,是乡村振兴的长久之策。
非遗在乡村的产业化不仅使非遗技艺得到传承与创新,同时,村民对致富也有了盼头,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的愿望,让更多的人留在村中作为文化的继承人,实现对古村落的活态保护。这是对古村落保护的重要举措,同时也能有力促进乡村的振兴发展。
韶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翁源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邓颐文也指出,在当今乡村振兴大业中,织锦制作完全可以成为一项新兴的产业,在翁源乃至岭南地区广泛传播起来,成为人们增收致富的产业,从而让客家织锦的传承“活”起来。
座谈会最后,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春雷以四句精练概括的短句表达了他对于座谈会未来的建议与展望:“各位专家的文章在未来会指导非遗工作的具体实践,希望大家保持积极性,对自己的文章改进叙事性、多点梳理性、提高权威性。”
文|记者 周欣怡 钱瑜 孙旭歌 朱绍杰
图|记者 李旭 陈一典(除署名外)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孙旭歌
校对 | 赵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