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通讯员 杨乐娟
图/主办方供图
9月8日晚,由广州市文联、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主办,广州市文艺报刊社、广州购书中心、广州市作协承办的“广州诗词之夜”在广州购书中心一楼大堂举行。
活动邀请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戚世隽,和读者们一起细解《西厢记》。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戚世隽介绍,《西厢记》故事并非王实甫原创,最早见于唐人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宋元南戏和话本也有以此为题材的作品。但直到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出现,这个故事才有了新的突破。
但董《西厢》艺术上尚嫌粗糙,经过王实甫的天才创造,才“令前无作者,后掩来哲,遂擅千古绝调。自王公贵人,逮闺秀里孺,世无不知有所谓《西厢记》者”,成为脍炙人口的杰作,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才子佳人”的审美范式。
讲座现场,戚世隽按照文本顺序,带领读者一一品读了“奇逢:临去秋波那一转”“转机:孙飞虎围寺”“波澜:老妇人赖婚”“莺莺的担忧”“郑恒与大团圆结局”等关键情节,在戚世隽生动细致的讲解下,读者深深沉浸在《西厢记》动人的故事之中。
“张生跳墙”是《西厢记》中的经典情节。在莺莺给张生的情诗写着“迎风户半开”的提示下,张生仍然选择跃墙而过。
“张生为什么跳墙”成为千百年来众人讨论的疑案。“户”是西厢的门还是角门?“户”是开还是没开?新增的“角门”是开还是闭?
针对以上问题,戚世隽从文本分析的角度为读者解疑:“莺莺诗的原意,是指居所西厢之门。而且,比起张生以为的‘开门待我’,‘欲开未开’更符合诗之原意。与其说是门欲开未开,不如说是心的欲开未开,如此才能体现出古典文学的幽美动人。只是张生解读错了,贸然跳墙,最终呈现出令人喷饭的喜剧效果,这个细节可见剧作家对人物形象的精确把握。”
《西厢记》“月下佳期”一段,表现张生、崔莺莺幽期偷会的情节。这一段情节,作为生、莺的重要牵线人红娘,在完成引出任务后,是否仍然在场?
戚世隽以《西厢记》大量文本和插图明确指出了红娘作为“窥视者”的形象,并分析了文本形象和舞台形象的不同。“从来古典戏曲中的唱是两用的,即使红娘未下场,也只会如同聋盲一般,绝不会做出潜听偷视等状,以致干扰生旦二人的表演,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最后,戚世隽从生理、伦理、经济及情感等不同层面分析了古代两性价值观。
她总结道,《西厢记》之所以能获得人们的喜爱,关键在于它表达了人们的心声,体现了人类共同的对真挚爱情的追求。
通过描写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卫道者同以崔莺莺、张生、红娘为代表的礼教叛逆者之间的冲突,《西厢记》表现了这样的主题思想:“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戚世隽也以这句话为结尾,希望能以这句蕴含着世世代代人们理想和愿望的佳句,传递出古典文学之美。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力
校对 | 赵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