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阔气脉七十载,岭南文坛正青春!广东省作协召开成立70周年座谈会,文学名家发来祝贺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孙磊 发表时间:2023-05-26 11:08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孙磊  2023-05-26
祝广东文学事业在未来创造更大辉煌!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通讯员 邱海军
图/受访者供图

5月23日上午,广东省作家协会成立70周年座谈会在广州召开。座谈会全面回顾总结在党的领导下广东省作家协会70年来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推动新时代广东文学事业异军突起、繁荣发展、走在前列。

广东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历来是一方文学的沃土。1953年5月23日,广东省作家协会的前身——广州作家协会宣告成立,自诞生之日起就体现了雄阔的气脉、共荣的气度、豪迈的气魄。

“回顾广东省作家协会和全省文学事业70年不平凡的历程,重温初心使命,展望美好未来,不禁心潮澎湃,倍感精神振奋。”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表示,新时代的万千气象描摹恢弘画卷,新征程的非凡实践谱写伟大史诗。全省文学界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加壮丽的文学贡献。

70年来,广东省作家协会作为在党的领导下、接受中国作家协会指导的全省作家自愿结合的专业性人民团体,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作家、文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成为中国文学界领风气之先的代表之一。

涌现出欧阳山、秦牧、陈残云、萧殷、吴有恒、杜埃、黄秋耘、黄谷柳、陈国凯、刘斯奋、吕雷、梁信、金敬迈、张永枚、黄庆云、岑桑、章以武等一大批文学名家和优秀作家,提升了广东文学在全国文坛的地位。

从思想解放的“伤痕文学”到闯关破局的“改革文学”,从香飘文坛的“岭南散文”到意韵独具的“粤味小说”,从时代见证的“打工文学”“都市文学”到异军突起的“广东诗歌”,从“抗疫故事”“小康故事”到“湾区故事”“改革开放再出发”,广东文学在观念嬗变、作品创作、体裁题材、风格流派等方面都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大批岭南文学精品佳作充盈了中国文学的煌煌宝库。

从最早建立文学院到最早改革文学创作机制,从率先开展文学创作职称改革到创办网络文学院、网络作家协会、小作家协会等,在壮大事业、改革体制、优化环境等方面开拓文学发展的“广东路径”,成就了在全国文坛享有盛誉的“广东版图”。

在广东省作家协会成立70周年之际,李敬泽、阎晶明、陈晓明、刘斯奋等文学名家纷纷送上祝福,汇聚磅礴文学力量,助推广东文学繁荣发展。

李敬泽(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

首先热烈祝贺广东省作家协会成立70周年。广东的文学有着光荣的传统,特别现代以来,广东可以说是新文学的发端之一。其中梁启超从“中国小说”到“中国文学”概念的提出,开启中国现代“国民文学”的先河,是中国文学现代性的重要标志。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广东的文学在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先导性的影响。

近些年来,广东文学正呈现出繁荣发展、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在我们的新时代新征程上,广东依然是改革开放的先锋,依然是一片面向世界的热土。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展战略,广东文学肯定面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完全可以期待广东作家在这片文学的沃土上,能够写出体现这个时代的风貌、抵达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的优秀作品。

阎晶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欣闻广东省作家协会迎来70岁生日,谨致热烈祝贺!

广东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创造发展奇迹的地方。广东同样也是文学的热土,人民群众伟大的实践和饱满的热情,为作家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力源泉。广东省作协坚持为作家创作服务,努力推出优秀作品,注重培养文学新人,更以开放的姿态吸纳八方人才,使广东文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一样,保持着新鲜活力。

进入新时代,生活在广东的作家,无论来自何方,都用手中的笔热情描写大湾区的火热现实,叙述广东的近现代历史,表达对岭南文化的深情关注。广东同样也是中国文学批评的重镇。可谓创作与批评两翼齐飞,相得益彰。这一切都离不开广东省作协的开放胸襟与努力工作。

祝广东文学事业在未来创造更大辉煌!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江学者):

广东省作协成立于1953年,转眼间七十年已经过去了。七十年来,广东作协始终伴随着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同频共振,共享着同样的历史节奏而呼吸。广东的文坛前辈,诸如欧阳山的《三家巷》、秦牧的散文,早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肌体的一部分而与历史长存。

广东地处南中国,有着独特的岭南文化风貌与粤地风土人情,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又是历史变革的前沿阵地,见证着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是广东文学得天独厚的条件,是让我们相信广东文学将会大有作为的理由与信念。

这七十年来,广东作协始终坚持着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协同发展,为当代文学贡献了一个“文学岭南”与一支“文坛粤军”,祝贺广东作协成立七十周年!祝福广东文学再添辉煌!

刘斯奋(作家、书画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广东省作家协会成立七十年来,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不平凡岁月。在欧阳山、陈残云等老一辈文学家带领下,全省广大作家坚持深入生活,努力创作,推出一批精品佳作。为广东省的文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目前,广东省作协的领导班子正以更昂扬的姿态,更富有成效的工作,全方位地推进广东的文学创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绩。作为一名老作者,我深感欣慰。值此喜庆日子,谨祝广东省作家协会群星光灿,文运大昌!

蒋述卓(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70年风雨兼程,70年奋斗辉煌,广东作协在70年取得优秀成绩,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希望广东省作协在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坚持文学的高质量发展,为时代立影,为人民造型,贡献出更多的精品佳作!

反映粤港澳大湾区是时代赋予文学的责任,也是大湾区文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共建人文湾区”“塑造湾区人文精神”的历史机遇和写作题材,省作协成绩斐然。我相信只要立足大湾区的火热生活,写出大湾区人民为实现未来图景的合作奋斗,未来大湾区文学就必定是当代前沿与世界性的。

黄伟宗(文化学者、文学评论家):

文学的土壤是生活,生活的灵魂是文化,文化的骨髓和细胞是时代精神和民俗风情。这是文学创作的历史经验,也是当代广东文坛代表作一一欧阳山《三家巷》、陈残云《香飘四季》等作品的成功经验,应当承传创新,发扬光大。

广东文坛先后树起了“粤派批评”和“文学粤军”的大旗,涌现了一大批新生作家群和评论家群,出版了许多鸿篇巨制、优秀作品。尤其在文学服务方面,广东省作协对文学创作和评论的组织与建设工作的成绩尤其显著,特别是创办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刊物,组织编写了《广东文学通史》的大型文学史著,广东文学馆也将投入使用,这些都是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文化工程。

陈继明(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广东省作家协会创建已经七十年了,大部分时间和成就我不太熟悉,近十年,尤其是近五年,我是参与者和受益者,我知道,广东省作协用最大投入、最高热情、最新创意,凝聚了全省的创作力量,激发了广东作家的实力和潜能,引领广大作家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身为广东作家中的一员,我向广东省作家协会七十年来的不凡成就表示敬佩,表示感谢,同时我们也更应该脚踏实地,积极创作,力争给伟大时代留下伟大作品,向人民、向历史交上优秀的文学答卷。

魏微(作家、广东文学院院长):

首先祝福广东省作协七十华诞!俗语说,人到七十古来稀,广东省作协却正年轻,焕发着勃勃生机。七十年来,一代代的广东作家坚持文学理想,记录时代风云,讴歌像草木一般平凡且坚韧的个体生命,着力探讨人与时代、与社会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为当代中国文学作出了杰出贡献。

广东是一片热土,尤其是近四十多年,这里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几同成了“改革开放”的代名词,社会生活的广阔深邃为文学创作提供了阔大舞台,一切已就绪,帷幕正在拉开。再次祝福省作协七十华诞!

杨克(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七十载岁月渐次打开,广东的一代代作家,在浓厚的墨香中,深耕南粤这片文化沃土,用文字诠释历史,用文字定义未来,一篇篇五彩纷呈的作品构成了百花齐放的春天的原野。

仰望文学星空,看那繁星点点,每一颗弱小或明亮的星都各自散发着不容忽视的光华。这些星辰,照亮了南粤文化的天空。

在过去的七十年里,我们一起携手,穿越了狂风暴雨,迎来了暖阳和彩虹。那些充满波澜壮阔的岁月,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记忆之中。无数的人们,无数的远方,都在广东作家们的笔下展开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愿广东的作家们继续挥洒自如,赓续传承,持续用文字为世界铸魂,肩负记录历史、塑造精神、引领思想的重任,用光和热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让不息的精神火花将燃烧千年。

庞贝(广州市作家协会主席):

广东人的传统性格有低调务实的底色,我们既有的文学力作也多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文学的生命在于创新,内容和形式都要有创新。广东是近代以来社会变革风潮的引领者,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先行者,以此检视我们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的信息时代,我们的文学创作就应寻回和重建某种能力,我们的创作应更具现代性,这应是世界文学大视野中的现代性。

我们固然不再简单地理解“文学走向世界”这个说法,因为中国已然是世界的一部分,然而就文学的审美标准而言,我们仍要特别重视世界文学大视野中的最新成就。我们的文学要有高质量发展,就应以这个大视野中的高峰之作为标高。发掘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亦应有现代意识的观照。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的广东文学必将产生真正的高峰之作。(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小攀
校对 | 赵丹丹

编辑:孙磊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