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今年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值此际,羊城晚报推出特别策划“馆与人”系列,讲述五位博物馆人的职业故事。
美好生活由人的双手创造。一座博物馆的运作,离不开馆里每一个人的凝心聚力。这五位身处一隅的博物馆人,是文物保管员、文保工作者、文物修复师、展陈设计师、展馆讲解员……他们当中有入职不久的网络原住民,也有工作近三十年的科班老行尊。他们的岗位可能你看不见,他们的工作其实又处处可见。
当博物馆已成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当我们已惯于欣赏聚光灯下的文物,可谁又能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以此,致敬博物馆,致敬人。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晓楠
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子桐
馆与人②
设计展览有如下厨
我是符凯,是广东省博物馆的陈展设计师,如今已是工作过的第13个年头。我以前学工艺美术,毕业后先去了设计公司。后来机缘巧合,经人介绍,到了博物馆实习。
我喜欢文化领域,逛博物馆是日常爱好。一开始,我抱着好奇心来到省博。在一位老师指导下,我设计了第一个展览,关于潮州窑瓷器。此间,我接触到很多有意思的文物。展览推出后,特别有成就感。后来我就坚持下来。
我的工作内容主要分为两大块,有平面设计,例如海报、版面、说明牌以及空间设计,关系到整体的空间布局,比如序厅怎么安排,每部分大概占多少空间。此外还有灯光、温湿度、多媒体设计等,比较综合。最后就是布展了。
展览设计跟其他类型的设计有点小不同。我们会有展览大纲,类似剧本。设计师要读懂这个“剧本”,从文字和图片资料中抽取元素,转化为视觉语言——具体到用色、图形、材质、空间、灯光等。这些元素共同作用,表达展览的主题。
最难的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设计做得再豪华精致,如果和内容不搭,就不是好的设计。设计是一种辅助,以更好地展示文物,不能喧宾夺主。所以我们说,没有最好的设计,只有最合适的设计。
另一番挑战是,你接触的每一个展览都是不一样的。我做过的展览类型很多,有家具、瓷器、绘画、自然科学等。这也是学习新知识的机会。
我需要了解展品的来龙去脉,了解它所处的地位和环境,才能设计呈现方式。这是一个不断与展品对话的过程。我可以走进库房,零距离接触这些展品。有时候我可以亲手探一探、翻一翻。这种机会非常难得。
我的工作也需要精细到考虑各种细节,比如现场呈现与电脑效果的色差,比如字体的大小和说明牌的倾斜度等。
所以我觉得自己像个厨师。在展览设计完成之前,材料就是一堆文字和图片。但我就像下厨做菜,精心烹饪这些材料,最后变成一个立体的、让人身临其境的文化空间,这是最有趣的。至于要怎么呈现这道菜,做得好不好吃就要看厨艺:菜品主打什么颜色?用什么调味,口味重还是淡?怎么让大家吃得开心?这些都是厨师要考虑的问题。
答案藏在大纲里
我们做展览,会设计一些场景,让观众更有代入感。这时我脑海中会浮现想象。
比如琥珀展,在介绍树脂形成的展览空间里,我营造了远古森林的氛围。在介绍地质运动的空间,我设计了一个斜角的倒三角形。它的顶部很矮,只有一米八左右,观众走进去时会有被压抑的感觉。我想制造这种空间挤压感,让大家感受琥珀在地质运动中被高度压迫的过程。
还有一个空间,我做了歪歪扭扭的玻璃,人们身在其中,就像掉进了琥珀液里。这都是源于个人的想象。
这种想象主要发生在设计前期。这时不能有太多约束,我会不停地找资料,看一看介绍琥珀的书,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种类等等,从中提取有趣的设计亮点。
发挥想象之后怎么落地,又是很现实的问题。这时需要用到经验。创作时可以感性一点,但实际落地是需要理性的。有时候想法可能很好,场景做得很宏大,但也会被经费、工艺、工期这些因素限制。
每个设计师都会有灵感枯竭的时候,我也不例外。这时我就什么都不做,出去走一走,逛逛商场看看橱窗,或者到户外去。灵感往往在于体验生活。虽然很多生活体验跟设计没多大关系,但有时候,这些体验能够触碰我的想法,从而引入新的灵感。
我也会从作品中汲取营养。我喜欢看漫画,比如七龙珠、圣斗士、海贼王(说出来有点暴露年龄了),因为漫画家是非常具有想象力的。还有科幻片,这些作品都会影响到我。
想创意的过程是对自己的不断试炼。有时我会遇到重复的主题,第一次设计有很多想法;到了第二次,要多一些新意;第三次难度更大,简直绞尽脑汁。但我有自己的要求:每做一个新的展览,在设计手法或者在材料方面,与之前的展览相比要有所不同。
其实创意的诞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浪漫,很多都是在办公室里苦思冥想出来的。在了解大纲和找资料的过程中,我就可以找到很多灵感。所有答案都藏在大纲里面,藏在展品本身。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策划:朱绍杰 文艺
文案:朱绍杰 文艺 黄宙辉 陈晓楠
视觉:王子桐 钟振彬
统筹:邓琼 侯恕望 易芝娜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编辑 | 朱绍杰 易芝娜
校对 | 潘丽玲
海报设计 | 余梓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