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犹忆灯笼明——评庞贝《乌江引》

来源:金羊网 作者:常雁奚 发表时间:2023-04-27 20:04
金羊网  作者:常雁奚  2023-04-27
《乌江引》作为新时代下的长征文学,有着不同于以往这类小说的叙事技巧和历史意义。

两万五千里长征,内敌外侵压在红军胸口,血汗凝结出惊人的意志力。红军犹如负重的巨人,艰辛的伛偻前行在解放前中国的黑夜之中,努力找寻出路。在这样的征途之中须有光亮的指引,须有希望的照亮。中革军委二局就是提供光的一群战士,一群“灯笼”般的英雄。

“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这是毛泽东在1939年一次有关长征的谈话中的发言。二局是夜里的灯笼,是照亮长征的关键。可了解这“灯笼”的人,却少之又少,有关他们的记忆也像风中残烛一般逐渐黯淡。但是作家庞贝不愿遗忘,他在《乌江引》中说:“只要你记得我,我就活着。”对自己说,对二局的英雄们说,也是对人民说。灯笼所带来的伟大光芒,应该被世间永远的铭记。

红军长征中的军委二局,是红军得以叱咤沙场的后方情报支撑,是影响战争走向的绝密关键。《乌江引》叙写的正是以他们为原型的小说,以曾希圣、曹祥仁和邹毕兆为首,描绘了中国红军战争中紧张的情报侦察与破译的英雄佳话。整部小说分为第一部“速写”和第二部“侧影”两部分。“速写”主要从情报侦察的角度讲述了红军由反围剿至翻越夹金山的长征过程。“侧影”则是虚构了现代学者“何博士”为红军祖父痕迹而实地考察,进而发现同历史上的二局的人物相联系的故事。小说不仅限于用文学的笔法记录当时二局的战时贡献,从独特的新角度剖析红军长征决策和精神的伟大,更是在史实的基础上加以虚构创造,连接了历史与当下,将英雄的记忆永远留存和延续,给读者以充足的思考空间,回味无穷。

庞贝《乌江引》最关键的意义,便是将曾经因保密需求而鲜有人传颂的二局战士们的历史领上了台面。军委二局全称是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第二局,最早于1933年在江西瑞金成立,主要目的是侦收和破译国民党密电,为指挥者提供最密切的敌情动向。第一部“速写”中的关键人物二局局长曾勉和破译科科长曹大治、副科长邹生均在历史中对应真实的人物曾希圣、曹祥仁和邹毕兆。1932年曾希圣与曹祥仁首次突破国民党“展密”,为中国红军破译工作首次劈开了全新的大道。中国红军在无线电侦察事业上迈出了有力的第一步,为后续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极具优势的战略和技术层面的保障。曾希圣、曹祥仁和邹毕兆强强联手,钻研密码破译技术,历史上为红军的多次战役与战略转移都提供了巨大的情报贡献,通过情报多次间接化解了红军面临困境,被称为红军中的“破译三杰”。

之所以称二局为“灯笼”,正是因为二局的战士们无时无刻不在侦察和破解国民党的战略密报,通过监听敌人的动向来为红军提供下一步的作战的方向指引。没有二局,红军战略就难以确定方向,和黑夜里走路看不清一样。大多数人都敬佩红军以少胜多的作战手段,歌颂毛泽东等伟大领导人的绝妙战略方针,但却不知这红军的勇猛机敏、领导人果断的战争决策的背后,绝对离不开二局可靠且迅速的情报支撑。红军为何要“四渡赤水”?苟坝村那个深夜毛泽东为何不远徒步跋涉3里山路、提着马灯叩响周恩来的门要求放弃进攻打鼓新场?这些答案都在小说中得到了最清晰的解释——正是二局所破解的敌方情报,为领导人们带去了精准的敌军动向,得以领先敌人一步做出最佳应战和撤退方案。二局就像灯笼一样为红军照亮着前进的道路,照出一切敌军诡计阴谋,照出了红军长征路上的神机妙算与胜利的希望。

为突显二局在长征中的重要地位,让二局英雄们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庞贝叙述长征的视角是从破解情报入手的。他以一封又一封密报的破译串联起长征中的重要战役和战略转移,花较多的笔墨在高层领导收到二局情报如何做出决策的过程中。这样能够让读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长征,不拘泥于传统的对战火纷杂与英勇杀敌的感慨,而是更多的看到红军机敏、冷静、随机应变和善于智取敌人的特色。“与国民党的较量,既然兵力上我们是劣势,情报上就该是优势,而且是绝对优势!”局长曾希圣的话点明了红军在抗战过程中取胜的关键,更突显出了红军敢于攻克核心技术难题,团结一致,以弱克强的核心。这为读者们提供了很好的更加全面了解长征的机会。诚然,小说中也有不少对战场的直接描写,但都同时夹杂着对此时二局内部状况的讲述。“阵地上战士们在拼命肉搏的此刻,这个巨大的压力,就沉压在我们二局身上。”二局看似置身战场之外,实际上他们都身处敌人更深的内部,深入敌军的情报网,小心翼翼地摸爬滚打寻找正确的情报,与复杂的国民党专用密码搏斗,躲避无形的监察子弹。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截获实时战场敌情,争分夺秒破译敌军下一步战争动向。“这是没有声音的战场”,每一场战役,二局也在奋力战斗,以智慧为枪,以破译助力,百里开外,直击敌方发号指令的将军。这不同于直迎敌人枪林弹雨的紧张与激烈,能够从新角度非常直观地表现出二局的巨大意义,让读者也能对二局有着更细致的了解。

得益于《乌江引》所选用的独特视角,庞贝对于二局的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细致且到位。尽管随着时间的磨损,历史事件中不少细节都已经逐渐模糊不清。但是庞贝却用文学的方式努力将历史的细节还原,把英雄人物刻画的接近生活。二局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精湛的破译技术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品格是他们的根本,喜怒哀乐则是他们的各自的特点,是他们身上不同的人性的光辉。作者多次描写“破译三杰”为了破解国民党密码废寝忘食、不顾病痛的场景,突出他们的一心为党为国,只愿把全部投入到破译中去;也时常提及他们的愤怒和悲伤,提及三杰之间的互相关照,提及他们的幽默和与下属的一同打趣。小说在语言方面也做到了自然与真切,时不时掺杂一些带有乡土气息、极具个人情感意味的语句,这能够让这些红军英雄们的形象更接近大众,更能被人们所接受和铭记。

同时,《乌江引》独特的结构也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形象。在读者读完第一部的前四章,正以为庞贝都打算采取这种密度较高的史实叙述的方式讲完故事之际,却穿插了“局长”和“科长”两个篇章。这不仅进一步对前期重点角色开放了深入的解析,也跳脱了战争的时间限制,不受限于时间顺序来描绘人物的多方面特点,为后续的战争做了铺垫。读者还可以从中得到观感上的放松,将节奏慢下来去仔细思考这些角色背后的精神和力量,实为一种叙事上策。

小说第二部中出现了非常有意思的转折点,那就是在何博士与学者的谈话中点出,第一部“乌江引”的故事其实都来自于红军长征中一位无名战士的手稿。这里引起了读者的好奇,那究竟自己所读到的,是庞贝创作的,还是真的存在这样一份“乌江引”手稿呢?其实这就体现了《乌江引》中虚实结合的叙述技巧。庞贝为拉进读者,为了让读者更能有身临其境之感,在第一部的叙述中,均采用了“我们”的第一人称,逐渐带入读者进入到了红军长征的军委二局中去。接着在第二部中补充到,第一部的故事,是出自当时军委二局的一位无名战士之手。那么,“我们”也就变得更加真实,读者也能够更加确信乌江引故事的真实性,确信军委二局在红军长征中发挥的巨大作用,那些英雄的轮廓也得以在读者心中变得清晰。庞贝本人受访时表示,“何博士”是虚构的人物。这也印证了庞贝在《乌江引》中,是通过第二部虚构与真实历史交替的写法,为第一部的史实部分增添了真实性与可信度。此外,在虚构的基础上,还能拥有更大的创作和文学展现的空间。对比小说的一二部可以发现,第一部为了还原历史,还原由于战时行军匆忙而记录的“速写”的特点,文字大多是平淡而流畅的。到了第二部,文风一转,出现了不少精心用词、暗藏深意的语句。《乌江引》叙事技巧上的突破和创新也是发人深思的。

在小说第一部中,小何与钱局长的谈话中点出了“引”字的含义,也同时暗示了“乌江引”这一名称的含义。文中说,“‘引’是古琴曲题材的一种,琴曲有正调与泛音,泛音亦是极富魅力”,“引”可释为泛音,是主旋律基调的配合,主旋律是“主”,那泛音则是“次”。这正代表着,“乌江引”的故事是红军长征主旋律故事的配合与补充,是宏大史诗中的“副歌”部分。大家能够熟悉长征史诗的主调,而这副歌也能给人民带去新的体会,让红军伟大的精神更加饱满、多元化。而那些曾经因为保密而隐姓埋名的英雄,那些曾经在黑夜里为红军作灯笼的英雄们,如今也能在这副歌之中唱出自己的旋律,不被时间冲淡和遗忘。

《乌江引》作为新时代下的长征文学,有着不同于以往这类小说的叙事技巧和历史意义。无论是从历史价值的角度还是小说创作的角度出发,都是榜样一般的存在。它为当代小说的叙事变革提供了创新性的参考,为中国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创作指出了一条不凡的路径。当然,它更指出了红军长征中的“灯笼”,把黑夜里那些曾经无名的红军英雄歌颂。红军的伟大在《乌江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当前中国正全力奔往富强,红军长征精神适用于国家进步的方方面面。随着中共二十大的召开,正式步入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新阶段。在新阶段奋进前行的征途之中,人民更应牢记曾经军委二局在长征中攻坚克难的精神、突破关键技术难关的决心以及废寝忘食的学习精神,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你要留住他们的身影,要让这个身影成为永不湮灭的记忆”。革命先烈们的英魂不该被忘记,每一位英雄都需要在历史上拥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在民族不断前进的征途上,我们应该时常回望来时的方向,不遗忘曾经照亮中国革命的灯笼。为国崛起,红军负重奋起抗战;征途漫漫,长夜还需灯笼指明。

作者:汕头大学 常雁奚

编辑:刘嘉文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