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欣怡 朱绍杰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勃
4月26日上午,“阔步新征程——第九届南北雕塑联展”在广东美术馆隆重开幕,可谓一场国内雕塑界年度盛会,这是南北雕塑联展第三次在广州举办。
本次展览荟萃来自广州、陕西、海南、广西四地85名雕塑家近年创作的90件优秀雕塑作品,将展至5月19日。
展览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海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广西艺术学院主办,广州雕塑院、陕西省雕塑院、海南省雕塑艺术学会和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承办,广东美术馆协办。
弘扬民族精神 关注时代发展
此次展览通过“铭刻精神”“关注当下”“生命美学”“探索的力量”四个篇章集中展现。
“铭刻精神”一章基于弘扬民族精神的创作内核,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提炼元素完成当代性的转化。
“关注当下”一章聚焦生活体验,突出呈现群众生活的丰富样貌。
“生命美学”一章则更为触及内心深处,强调对生命本身的感受与赞叹。“探索的力量”一章注重艺术观念,探索当代媒介的运用。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鸿飞的雕塑作品《南海女民兵》在展览的第一章“铭刻精神”中展出。这是8名身着戎装、英姿飒爽的年轻姑娘,她们有的手持望远镜,目视远方;有的正擦拭着手中的步枪;有的则昂首阔步,仿佛即将奔赴战场……
作品以8名渔家姑娘在如花的年纪,加入女民兵炮班保卫祖国海防的故事为原型。
为还原“八姐妹炮班”的英姿,许鸿飞奔赴海南西岛实地调研,搜集大量图文资料后,创作了这件作品。
该作品有一大一小两个版本,真人一比一等大版本在海南三亚西岛女子民兵连展览馆展出,面向大海。此次第九届南北雕塑联展展出的则是小的版本。
许鸿飞告诉记者:“西岛女民兵的故事很感人,我希望通过这样一件雕塑,能把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勇事迹记录下来,为后人铸造榜样的视觉形象。”
彰显地域特色 实现南北交流
据主办方介绍,2014年,广州雕塑院与陕西省雕塑院携手,首届南北雕塑联展在广州展出,创建了国内首个南北跨地域雕塑交流展示的平台。其后,海南省雕塑艺术学会和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的加入,使得联展的规模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短短数年间,南北展已成为国内雕塑界独具品牌效应的年度盛会。
广州雕塑院副院长陆增康表示,南北雕塑联展,尊重和彰显地域特色和艺术个性,通过艺术与民众的对话,不断拓展人文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
许鸿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到:“大家生活的地方不同,包括地理地貌、风土人情,以及表达的历史文化内涵等。南北联展给各地雕塑家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实现一种真正的南北交流。”
在广东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王绍强看来,南北雕塑联展是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一个很好的机制,对广东美术界来说是很好的举措,推动艺术家进行创作、关注社会。
“广州雕塑家能够扎根生活,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同时在艺术创作与观念更新方面有所成就,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也在踊跃出现。非常荣幸与大家共同见证雕塑界的这一盛事。”王绍强说。
专家纵论雕塑艺术与文化建构
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期间还举行了“时代记录与表达”学术研讨会,各位专家学者就当代雕塑艺术参与社会文化建构、艺术品数字化发展、地域特色与创新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互动。
艺术品数字化是当今艺术界的热门话题。
陕西省雕塑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马辉在研讨会上表示,数字化技术给艺术家带来更多展销机会,也让广大消费者更容易接触和欣赏艺术品。因此艺术家可以借助数字技术力量,进行创作、制作和展示,艺术机构、鉴定机构和投资部门等也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文化艺术产业在网络信息时代健康、和谐、有序发展。
海南省雕塑艺术学会会长陈学博发表了自己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理解。在他看来,创新的核心不是技艺、材料以及表现形式,创新一定要让雕塑作品更加适合人类的生活空间和生态环境,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使雕塑艺术得到更广泛的发展。
“传承不是为了复古或复旧,应该借‘创新’的可持续性发展,使‘传统文化有不间断发展的价值’。”陈学博说。
地域性是每个雕塑家都要面对的问题。
就此话题,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魏杨博文认为,如今艺术大力提倡原创性,艺术发展的重心便落在了区域化和本土化上。在他看来,在探索广西当代雕塑创作和少数民族文化结合时,更应以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创作方法对其进行传承和保护。
“对丰富的民族资源予以合理利用,才能更好的继承与延续民族文化,将与新时代相符合的价值创造出来,焕发活力。”魏杨博文说。(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晓楠
校对 | 彭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