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南越王宣
图、视频拍摄/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贺全胜
视频剪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心怡
4月26日,《年华·花样——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文物纹饰专题展》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展出。
本次展览是南越国宫署遗址考古资料整理成果系列展览之一,首次集中展示了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器物代表性纹饰及其演变的历史脉络。
展览展出文物200多件(套),展示了不同时期岭南纹饰的形式风格和装饰手法,揭示了岭南社会独特的生活习俗和审美情愫。
南越国宫署遗址是西汉南越国、五代南汉国的都城王宫核心,也是秦统一岭南以来历代地方行政官署所在地。作为广州老城中心,宫署遗址堆积深厚,出土遗物丰富,反映的社会历史涉及方方面面。
主办方介绍,本次展览首次集中选取与纹饰相关的出土文物,按照时间线索,通过“印纹悠古”“花叶婆娑”“盛世雕饰”“百花齐放”“花花世界”五个部分,展现不同历史时期的纹饰艺术特征及其反映的社会历史文化。
先秦时期,方格纹、菱形纹、水波纹、曲折纹、云雷纹、米字纹等几何印纹出现在南越本地陶器上;三国至两晋南北朝时期,象征佛教的莲花纹饰开始大量在建筑、瓷器等领域出现;唐至南汉国,纹饰趋于繁复,出现以花鸟纹、蝴蝶牡丹纹、双凤神兽纹等为代表的南汉宫廷建筑纹饰……
透过展览现场的文物,观众可窥见岭南纹样艺术的发展演变。
纹饰储存着历史的信息,见证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本次展览在展示不同纹饰之余,通过追溯该纹饰的起源、流行地区,展现不同区域文化交流、传播的过程。
其中,南越国宫署遗址中装饰于踏跺上的熊饰,可以追溯到上古熊的传说,以及战国楚地的熊崇拜文化。
此外,南朝以来,随着佛教传入而大量流行的莲花纹,深刻影响了社会生活、建筑、艺术等各个方面;忍冬纹也是随佛教传入中国的植物纹饰题材之一,其发展和演变糅合了中西方文化交流,是比较典型的纹饰“西体中用”。
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熊饰踏跺(西汉南越国)、鸳鸯纹瓦当(五代南汉国)、黑釉褐彩缠枝莲纹“金玉满堂”铭盆(清代)等重点文物,值得观众仔细欣赏。
南越王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建院以来,该院已先后举办瓦当专题、文字文物专题展,通过系列考古资料整理成果展,从大量的文物信息中抓取历史线索,从不同角度为公众解读广州历史,解读广州文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重点文物赏析】
1.西汉南越国 熊饰踏跺(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
踏跺,即台阶。南越国宫殿上的踏跺两端采用团熊纹装饰,纹饰以熊头和双爪占主体。这种纹饰与南越文王墓出土的鎏金熊形铜节约相近,也与同时期其他地区的诸侯王墓中出土的团熊节约相近。
2.五代南汉国 鸳鸯纹瓦当(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
鸳鸯纹是中国传统纹饰之一,象征婚姻幸福美满。这件鸳鸯纹瓦当见于南汉王宫的宫殿装饰,与此同时出现的还有双凤纹、兽面纹、神兽纹、莲花纹等,以花鸟神兽为主题,继承盛唐艺术风格,同时也反映南汉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的气象。
3.清代 黑釉褐彩缠枝莲纹“金玉满堂”铭盆(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
元明清时期,广州商贸繁荣,百业兴盛。“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吉祥纹饰为广大百姓所喜闻乐见。“金玉满堂”铭文直接体现出吉祥之意,而其周围的缠枝莲纹,则是当时常见的边饰主题。缠枝是在卷草纹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宋代是缠枝花结构程式化的定型时期,形成的“花大叶小”风格一直延续到明清。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易芝娜
校对 | 马曼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