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叶曙明
清末民初,马来西亚华侨投资广州出租汽车
在纸质已经变黄变脆的1957年广州市地图上,详细注明了公共汽车的线路,每条线路的站名都一一列出。当时广州的公共汽车线路,市区只有12条,郊区有9条。比如我以前坐得最多的11路车,从文德路至沙河,途经中山四路、越秀北、造币左、区庄、黄花岗、先烈路。其中,14路车是从广卫路至康乐村中山大学,15路车是从广卫路至冼村路口,都归入郊区线路。由此,可以看出广州的变化。
衡量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公共交通是很重要的指标之一。清末的中国人,仍然以轿子和马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他们到外国看见汽车,十分惊讶,在游记中记下了“一种突突作响并能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轮怪物’”。但没过多久,这种“四轮怪物”也堂而皇之地进入中国了。
清末民初,有个马来西亚华侨想回国投资,到了东山一看,楼房已经盖了不少,众多的权门显宦正联翩进驻。他脑筋灵活,马上想到这里的豪门子弟出入,一定需要既时髦又能彰显其身份的交通工具,于是买了几辆汽车,在大东门至东山、沙河一带做起“扬手即停,随街接客”的出租汽车生意。
改革开放初期,广州的出租汽车因为扬手即停,被誉为“开了全国的先河”,其实,广州市第一次出现出租汽车时,就是扬手即停的。
随着新马路不断出现,汽车也就多起来了。1920年,广州的出租车已增至二十多辆;1933年更激增至六百多辆。各种非法的出租车生意,也加入抢客的行列,这种不领牌便接客的出租车,人称“野鸡车”。由此可见,不仅“扬手即停”由来已久,连私车非法搭客和满街晃荡的拉客仔,也是一项很古老的“职业”。
1922年,广州的公共汽车被称为“加拿大车”
广州市内第一辆公共汽车,是由电车公司投资的。1920年,电车公司从国外买了几辆铁轮货车改装成客车,投入营运。但由于质量甚差,事故频繁,很快便被政府勒令停驶了。
1922年,由加拿大华侨投资,购进十几辆汽车,在广州办起了加拿大公司。这是广州最早的真正的公共汽车服务,人称“加拿大车”。
政府担心汽车的出现,会挤压人力车的生存空间,于是规定每辆车只设七个座位,中途不设站,随时可以上落客,票价一律。这种统一票价的做法,持续到1956年初,才改为分段售票。虽然从1986年6月1日起,公共汽车又恢复了统一票价,上车一角(听起来很便宜,但那时人们的工资水平也很低)。
直到1925年,广州公共汽车的总数,仍然维持在10-15辆之间。后来陆续成立了几家汽车公司,全市公共汽车总数达到30辆。
1928年,广州从香港引进了14座的客运汽车。这批汽车比较先进,装有弹簧座椅,乘坐舒适,还配备有电灯、电铃,乘客要下车可按电铃通知司机。
为了方便市民记忆,政府把汽车线路分为“红、黄、绿”三色和一条“新线路”。红线路从普济桥经泰康路至广九站;黄线路从黄沙经长堤、永汉路、惠爱路(今中山四路)至东山公园(今东山百货大楼对面);绿线路从普济桥经丰宁路(今人民中路)、惠爱路西(今中山六路)至大新公司(今北京路口);新线路则是从禺山市至十一甫路口。1933年,海珠桥通车后,公共汽车的线路延伸到了河南。
上世纪50年代,我还是孩童,见过一种木铁混合结构的公共汽车。这种车外壳是铁,车厢是木,车顶四角浑圆,像个馒头,十分敦厚可爱。车头挡风玻璃上挂着一个上红下绿的玻璃箭头,内有电灯,用来指示左右转弯或倒车,但要靠司机用手去拨弄的。车门有点像西关的趟栊门,要售票员用手去推拉。每逢汽车转弯时,售票员便把一面小旗子伸出窗外提醒路人。
这种老式的公共汽车,现在除了在老照片或老电影里偶然看见,现实中,早已是一辆不剩,统统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