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文化>文化>历史

“伦敦瘟疫”中那个以身阻断病毒传播的小村庄

来源:金羊网 作者:撰文/供图 邓笛 发表时间:2020-03-17 15:07
分享到

撰文/供图 邓笛

瘟疫小屋


埃亚姆村是英国德比郡的一个村子,也是一个十分受游客欢迎的旅游胜地,但它吸引游客的主要原因不在于优美的风景,而是与历史上一次非常有名的灾难“伦敦瘟疫”有关。

伦敦瘟疫爆发于1665年至1666年之间,1/5的伦敦人死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之中。这种疾病后来被确认为淋巴腺鼠疫,即一种由鼠疫杆菌造成并以跳蚤为载体的细菌感染。刚开始,伦敦人对这种传染疾病并不重视,因为患病者都是些底层的平民百姓。后来,随着疾病扩散,一些达官贵人也患了此病,这才引起当局者的高度重视。

可是,这时瘟疫已经难以控制,许多人纷纷出逃外地避难。就连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也逃到了牛津。伦敦城内的商业活动几乎全部停止,因为大部分商人也选择了逃离。幸亏还有一些尽职的官员和医生留在伦敦,义无反顾地帮助患者,但是由于对这种疾病认识不足,他们的努力并没有立即取得理想的效果。而这时,逃出城的人也将病菌带了出去,加剧了瘟疫的传播。

同时,人性的丑陋也如同瘟疫一样爆发了出来。官员为了推卸责任,病人因为害怕隔离,出现了大量隐瞒疫情的情况。其他地区的人,不惜采取暴力手段,抵制伦敦人入境。许多心术不正的人也纷纷发起了国难财,这其中包括一些巫婆、灾难预言家、邪教人士和招摇撞骗的江湖医生。

然而,由伦敦往北几百公里之外的埃亚姆村,却发生了一件可歌可泣的事情。1665年9月,村里的裁缝桑姆,由于对瘟疫的严重性缺乏认识,仍然像往常一样去伦敦进货,结果买回一箱沾染了瘟疫病菌的布料。致命的疾病,不久便在村子里迅速蔓延起来。先是有村民发烧、出斑点热、牙床肿大,继而发病者中有人死亡。桑姆一家九口都先后死去。村民们惊慌失措,人人自危,准备逃离。但是,村中教堂的牧师威廉·莫佩松深明大义,向村民们说明了传染病的危害性,成功地说服大家留了下来,并果断地采取了措施,将村子与外界隔绝,以防止疾病传染到其他地方。

他们与外界的唯一接触是购买生活必需品。他们采取的办法是,所购买的东西由外面的人留在村边,需付的现金由村子里的人以硬币放入在一块石头上凿成的小洞里,洞里灌满了醋以起到消毒钱币的作用。

放硬币的石头

伦敦瘟疫从伦敦扩散,越散越广,但是往北到了埃亚姆村就仿佛戛然而止了。这无疑与埃亚姆村民自我封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离开村子,四处逃散,我们未必能活,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否已经感染上了病菌,但是瘟疫传播的范围一定会更广,其他地方死于此病的人也一定会更多;如果留下来,我们自己更有可能会遭遇死亡,但是,为了传递善良,我们愿意冒险一试。”村民们做出决定的这番话,现在刻在村中央的纪念碑上。从中,人们可以看出,勇敢的村民们所表现出的无私奉献的情操、舍生取义的情怀和不畏生死的英雄气概。

当然,他们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瘟疫结束后,在350名村民中,有259人病死,只有91人幸免于难。德比郡在灾后曾经流传着一首童谣,就描述了埃亚姆村遭受瘟疫肆虐时的情况:“胸前戴着一圈玫瑰,兜里揣着一把玫瑰,阿嚏阿嚏,我们倒下了。”童谣里的“胸前戴着一圈玫瑰”指的是胸部起疹子,这是感染瘟疫的第一个征兆;“兜里揣着一把玫瑰”是感染者试图用玫瑰的花香掩盖染病后身上的特殊气味;“阿嚏阿嚏”是打喷嚏;“我们倒下了”是指患病者倒地而亡。

裁缝桑姆的家位于教堂附近的一所房子里。现在,这所房子被人们称为“瘟疫小屋”,连同教堂一起,一直保留至今。“瘟疫小屋”的门口竖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桑普一家九口曾经住在这里,他们都死于那场可怕的瘟疫。”此外,还有许多村舍也仍保持着当时的原貌,默默地向游客们讲述着这一段不应该被人们遗忘的历史。

埃亚姆村民们的牺牲自我、顾全大局的勇气,感动了几代英国人。政府特许该村后代世袭免税。诗人们写诗歌讴歌他们的事迹。画家们以艺术形式歌颂他们的善举。学校把他们的故事编进教材。村子被人们冠以“善人之乡”的称号。外乡的新婚夫妇会来到这里的教堂举办婚礼。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善良互爱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力量,希望在灾难面前有更多的人能够慷慨解囊,扶危济困,顾全大局,舍生取义。


编辑:天健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访谈 |后疫情时代,民宿业能更早迎来春天吗?

  • 酒店“智能”复工:机器人变新宠,消毒神器成标配 2020-03-04
  • 打卡|等你来遛娃,广州周边春游地① 2020-03-11
  • 【春光好·古镇篇(下)】春已不远,静待花开 2020-03-10
  • 快报|@游客 清远长隆预计2021年建成! 2020-03-09
  • 重磅 |相约“未来游”,旅游期货来救市 2020-03-07
  • 【景区】全国多家景区有序开放 门票优惠政策陆续出台 2020-03-07
  • 注意:欧洲申根签证迎来4大新变化 2020-02-27
  • 文旅部紧急发文:疫情高风险地区景区暂缓开放 2020-02-26

​4WD+BSG节油率提升15% 博越PRO四驱版新科技配置曝光

  • 配备“透明”A柱 纯电SUV哪吒U上市 2020-03-22
  • 比亚迪宋经典版上市 售价6.99万元-8.99万元 2020-03-19
  • ​几何C零下30度冰雪测试谍照曝光 或实现无人驾驶 2020-03-18
  • 吉利将推博越PRO四驱版 新车本月26日正式上市 2020-03-17
  • ​配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哪吒U将于3月21日正式上市 2020-03-16
  • 定位大空间SUV 吉利豪越实车图来了 2020-03-16
  • 领克05发布时间限量版车型 限量1005台 2020-03-16
  • 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车上市 售价17.38万元-19.88万元 2020-03-10

百度宣布全员普调涨薪:现金流101亿元,员工3.7万人

  • 华米发布2019睡眠白皮书 熬夜加剧年轻人堪忧 2020-03-20
  • 谷歌前员工携1.4万份机密跳槽Uber!或遭30个月监禁 2020-03-20
  • 599 欧元起!诺基亚首款5G手机发布:搭载骁龙756G 2020-03-20
  • 广州这家游戏公司去年营收高达83亿元,盈利秘诀原来在这儿! 2020-03-20
  • 好突然!苹果官网惊现2020款iPad Pro:6229元起 2020-03-19
  • 老板电器推出中式烹饪新品,宋威龙助阵引爆C端 2020-03-19
  • 腾讯金融科技2019年收入增幅达39%,与游戏业务收入持平 2020-03-19
  • 广东“拼交会”落地虎门 超350万女性消费者围观镇长卖职业装 2020-03-19

广州粤剧院今日按下“复工键”

  • 无偿下载!广东艺术家多款抗疫海报设计入选“国家公益” 2020-03-15
  • 抗疫之诗 | 听白衣天使发出最强音:今夜我们出征 2020-03-12
  • 再不抓紧网课,看鹦鹉都要超过你了! 2020-03-09
  •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推陈出新 2020-03-09
  • 广东抗疫文学中的轻骑兵:小小说显“大身手” 2020-03-09
  • 继续探索!广东田野考古有序复工 2020-03-09
  • 走进各地党校,这本书要第五次印刷了 2020-03-20
  • 艺起战疫 广东文艺界在行动 2020-02-29

复工季宅家办公也要好好吃饭 广州餐厅外卖揾食攻略请收藏

  • 各位女神,请收下这份甜蜜福利 2020-03-11
  • 小白瞬间变身美食达人!盘点疫情期最受欢迎半成品菜 2020-03-05
  • 中华鳖、乌龟按水生物种管理!农业农村部发布官方通知,不列入禁食名录 2020-03-04
  • 广东省餐协发布倡议书,全省铺开企业团餐预约式外卖用餐配送服务 2020-02-28
  • 【疫路同行 粤味相连】既是“开饭”也是开局,既是等待也是出发 2020-02-26
  • 让街坊吃的安心,广州“老字号”推出小程序“无接触”送餐 2020-02-21
  • 番禺餐饮企业率先开市!富豪山庄酒家早上9点便已派号等位 2020-02-20
  • 掐尖尝春鲜,拉开春日美味序章 2020-02-19
金羊图库
  • 贵州松桃:高三初三年级正式开学
  • 江苏淮安:鱼跃人欢销售忙
  • 李兰娟院士为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区第600位出院患者送行
  • 应对境外疫情输入风险 南京严把口岸入境关
  • 直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ICU病房
  • 浦东机场入境发热患者就诊 最快需要两小时排除新冠肺炎嫌疑
  • 广州医务人员无偿献血缓解血源紧张
  • 湖南怀化:油菜花开满地黄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4月1日起,广州中心六区临停实施阶梯收费,停得越久收费越高
2020-03-22 21:55:57
广州市11区皆为低风险!最新一周广州各区风险等级公布
2020-03-22 20:08:44
3月8日零时后境外来穗人员 无论中外公民一律隔离
2020-03-22 15:37:37
所有入境来穗人员核酸检测全覆盖,一律隔离14天
2020-03-22 15:35:01
奋战50余天,广东首批、第二批援汉医疗队今日回家了!
2020-03-22 15:19:39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伦敦瘟疫”中那个以身阻断病毒传播的小村庄
金羊网  作者:撰文/供图 邓笛  2020-03-17
在350名村民中,以259人病死91人幸免于难的巨大代价,抵挡住瘟疫向北的继续传播

撰文/供图 邓笛

瘟疫小屋


埃亚姆村是英国德比郡的一个村子,也是一个十分受游客欢迎的旅游胜地,但它吸引游客的主要原因不在于优美的风景,而是与历史上一次非常有名的灾难“伦敦瘟疫”有关。

伦敦瘟疫爆发于1665年至1666年之间,1/5的伦敦人死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之中。这种疾病后来被确认为淋巴腺鼠疫,即一种由鼠疫杆菌造成并以跳蚤为载体的细菌感染。刚开始,伦敦人对这种传染疾病并不重视,因为患病者都是些底层的平民百姓。后来,随着疾病扩散,一些达官贵人也患了此病,这才引起当局者的高度重视。

可是,这时瘟疫已经难以控制,许多人纷纷出逃外地避难。就连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也逃到了牛津。伦敦城内的商业活动几乎全部停止,因为大部分商人也选择了逃离。幸亏还有一些尽职的官员和医生留在伦敦,义无反顾地帮助患者,但是由于对这种疾病认识不足,他们的努力并没有立即取得理想的效果。而这时,逃出城的人也将病菌带了出去,加剧了瘟疫的传播。

同时,人性的丑陋也如同瘟疫一样爆发了出来。官员为了推卸责任,病人因为害怕隔离,出现了大量隐瞒疫情的情况。其他地区的人,不惜采取暴力手段,抵制伦敦人入境。许多心术不正的人也纷纷发起了国难财,这其中包括一些巫婆、灾难预言家、邪教人士和招摇撞骗的江湖医生。

然而,由伦敦往北几百公里之外的埃亚姆村,却发生了一件可歌可泣的事情。1665年9月,村里的裁缝桑姆,由于对瘟疫的严重性缺乏认识,仍然像往常一样去伦敦进货,结果买回一箱沾染了瘟疫病菌的布料。致命的疾病,不久便在村子里迅速蔓延起来。先是有村民发烧、出斑点热、牙床肿大,继而发病者中有人死亡。桑姆一家九口都先后死去。村民们惊慌失措,人人自危,准备逃离。但是,村中教堂的牧师威廉·莫佩松深明大义,向村民们说明了传染病的危害性,成功地说服大家留了下来,并果断地采取了措施,将村子与外界隔绝,以防止疾病传染到其他地方。

他们与外界的唯一接触是购买生活必需品。他们采取的办法是,所购买的东西由外面的人留在村边,需付的现金由村子里的人以硬币放入在一块石头上凿成的小洞里,洞里灌满了醋以起到消毒钱币的作用。

放硬币的石头

伦敦瘟疫从伦敦扩散,越散越广,但是往北到了埃亚姆村就仿佛戛然而止了。这无疑与埃亚姆村民自我封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离开村子,四处逃散,我们未必能活,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否已经感染上了病菌,但是瘟疫传播的范围一定会更广,其他地方死于此病的人也一定会更多;如果留下来,我们自己更有可能会遭遇死亡,但是,为了传递善良,我们愿意冒险一试。”村民们做出决定的这番话,现在刻在村中央的纪念碑上。从中,人们可以看出,勇敢的村民们所表现出的无私奉献的情操、舍生取义的情怀和不畏生死的英雄气概。

当然,他们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瘟疫结束后,在350名村民中,有259人病死,只有91人幸免于难。德比郡在灾后曾经流传着一首童谣,就描述了埃亚姆村遭受瘟疫肆虐时的情况:“胸前戴着一圈玫瑰,兜里揣着一把玫瑰,阿嚏阿嚏,我们倒下了。”童谣里的“胸前戴着一圈玫瑰”指的是胸部起疹子,这是感染瘟疫的第一个征兆;“兜里揣着一把玫瑰”是感染者试图用玫瑰的花香掩盖染病后身上的特殊气味;“阿嚏阿嚏”是打喷嚏;“我们倒下了”是指患病者倒地而亡。

裁缝桑姆的家位于教堂附近的一所房子里。现在,这所房子被人们称为“瘟疫小屋”,连同教堂一起,一直保留至今。“瘟疫小屋”的门口竖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桑普一家九口曾经住在这里,他们都死于那场可怕的瘟疫。”此外,还有许多村舍也仍保持着当时的原貌,默默地向游客们讲述着这一段不应该被人们遗忘的历史。

埃亚姆村民们的牺牲自我、顾全大局的勇气,感动了几代英国人。政府特许该村后代世袭免税。诗人们写诗歌讴歌他们的事迹。画家们以艺术形式歌颂他们的善举。学校把他们的故事编进教材。村子被人们冠以“善人之乡”的称号。外乡的新婚夫妇会来到这里的教堂举办婚礼。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善良互爱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力量,希望在灾难面前有更多的人能够慷慨解囊,扶危济困,顾全大局,舍生取义。


编辑:天健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微视频丨青春之歌
20:52
习近平同纳米比亚总统根哥布就中纳建交30周年互致贺电
21:03
多国对中国提供物资和分享抗疫经验表示感谢
21:02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武汉零新增病例给世界以希望
09:24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追授王烁同志“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
11:06
广州市11区皆为低风险!最新一周广州各区风险等级公布
20:08
所有入境来穗人员核酸检测全覆盖,一律隔离14天
15:35
3月8日零时后境外来穗人员 无论中外公民一律隔离
15:37
在粤人大代表合力助抗疫:援建火神山、开发健康码
09:37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确诊46例,其中境外输入45例
09:37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