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晶
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你觉得自己是怎样一个人?”
“我是那个一天到晚在写作的人。”
以上对话是美国著名作家菲利普·罗斯在1984年接受《巴黎评论》记者采访时说的。2018年5月22日,85岁的菲利普·罗斯在美国去世。这位生前被视作美国文坛最有望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将他的创作秘密一同带走了。
近日,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菲利普•罗斯“罗斯系列”第一部《事实:一个小说家的自传》,这部以小说形式写就的“自传”,或许是罗斯最狡黠的作品之一。他将现实世界中的我、小说中的我、以及虚构的“我”笔下的“我”,统统放进了这部作品。
1933年,菲利普•罗斯出生于新泽西州纽瓦克市,1959年凭借处女作《再见,哥伦布》受到瞩目,此后笔耕不辍。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写作中,他创作了40多部作品,被批评家认为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他获奖无数,如古根海姆奖、欧·亨利小说奖、美国文学艺术院奖、美国全国图书奖、普利策小说奖等等,他还三次获得美国笔会颁发的福克纳小说奖。1970年,菲利普·罗斯被选为美国文学艺术院院士。
在《事实:一个小说家的自传》这部作品中,主人公“我”的名字就叫罗斯,这位主人公创作的第二个人物叫“祖克曼”,小说以一去一回两封信为开头和结尾,中间部分追溯了“我”如何从犹太小男孩成长为小说家的人生轨迹,并多次与罗斯创作的其他小说《当她是好女人的时候》《波特诺伊的怨诉》等作品互文。
作家罗斯笔下的这位“罗斯”,就像是创造出无数优秀小说的“真实的罗斯”。
于是,你在书中可以看到“罗斯”是如何模糊真实和虚构的边界,又是如何自我分裂和消解的。他甚至公然挑衅读者:“我写虚构小说时,你们说这其实是我的自传,当我写自传时,你们说这简直是虚构小说。既然你们那么洞若观火,而我那么混淆不清,是真是假,就让读者去想想吧。”
表面上这就像是罗斯在探讨如何将一部小说“自圆其说”的作品,但罗斯又在其间不断地对美国的历史、现状,对两性关系、文学创作进行着深刻的剖析和嘲讽。如果你想知道一位深刻的小说家是如何创作小说的,那么不妨读一读这本有趣的“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