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金羊网记者 何晶
春节的脚步近了,年味儿也日渐浓郁。日前,苏州美术馆邀请四大年画中的潍坊杨家埠年画,携手举办“庚子年新春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年画联展”,共展出两地年画85幅,其中杨家埠年画40件、桃花坞年画45件,为老百姓带来喜庆祥和的浓浓年味。
山东潍坊的杨家埠,早在清代中叶就是我国著名的年画产地,与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四川绵竹,并称为中国“四大木版年画”基地。
清初至乾嘉年间,杨家埠年画迎来了发展繁荣时期。咸丰年间,达到辉煌,画店达百家。印年画时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通宵达旦,来往客商每天达千人之众。据资料记载,鼎盛时年画年产量可达7000万张以上,杨家埠一带几乎成了全国乡村最大的年画交易市场。
杨家埠年画最大的特点,是按照农民的思想追求、审美观念、风俗信仰、生活环境,创作出大批绚丽多彩、具有乡土气息的年画作品。
在艺术创作上,它善于运用概括、象征、寓意的手法来表现主题,如清版“同顺德”画店代表作《男十忙》《女十忙》,将不同季节的农事场景纳入一个画面,紧张热烈又相互连贯,一派农业文明时男耕女织的生活气息。
杨家埠年画讲究构图完整、饱满、匀称,造型夸张简练、粗犷朴实,色彩鲜艳强烈、富有装饰性,图文并茂,容易被大众接受和传播。
历史上的苏州是江南的中心城市,明清有“东南一大都会”之称,清康乾时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开始呈现都市风情。
雍正十二年的桃花坞年画代表作《姑苏阊门图·三百六十行》,尺幅巨大,画面题词:“万商云集在金阊,航海梯山来四方;栋宇翚飞连甲第,居人稠密类蜂房……高骢画舫频来往,栉比如鳞贸易多。不异当年宋汴京,吴中名胜冠寰瀛……”
此类作品有中西文化的碰撞,也有本土文化的滋养。康乾时的桃花坞年画,在国内诸多年画中别开生面,结合了市民性与文人画,中西合璧,包含宫廷版、文人版、西风版和民间版,至今依然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作为本次展览策展人,桃花坞木刻年画研究专家高福民,曾多次实地考察杨家埠年画。他认为,杨家埠年画在传承、弘扬和创新方面,都做得很不错。
2003年,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由冯骥才先生牵头,对我国木版年画展开全面抢救,启动了为期十年的《中国木版年画集成》22卷的编撰,《杨家埠卷》为示范本。“此举也激励了我们,克服许多困难完成了《桃花坞卷》上下册。”
“两地年画,无论是乡土气息还是都市风情,只有艺术风格、特点的不同,没有高低之分,它们都是弥足珍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高福民说。
据悉,本次展览由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主办,苏州美术馆、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承办。展览将持续至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