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高考状元、导弹专家、女将军……火箭军研究院某研究所所长兼研究员李贤玉身上有着诸多光环。
但坐在李贤玉对面,科技日报记者感受到的,不是光环的耀眼,而是一种静水深流般的沉静。眼前的李贤玉,留着短发,说起话来不紧不慢。
这种沉静中,蕴含着数十年如一日的奉献与追求、拼搏与担当。正如她所编织出的“大国剑网”——指挥信息系统,无声却蕴藏着力量。
前不久,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李贤玉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当选院士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不管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当初来到火箭军,就是想发挥专业所长,在战略导弹部队做一些事情。我希望今后能继续带领团队,为火箭军体系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近日,李贤玉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迎难而上研制作战指挥系统
1982年,17岁的李贤玉以黑龙江省高考理科状元的身份,考入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来到了北京大学,才发觉人外有人。”李贤玉刚到北京大学时“学习很吃力”,可经过四年的努力,她成为全班第一个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
1990年,李贤玉从北京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当时,“经商潮”“出国热”席卷全国,她所学的专业在地方备受追捧,身边的同学大多选择出国深造、经商创业。
可李贤玉哪儿都没去,只因为一句话,她选择从军入伍。
“组织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毕业前,李贤玉和导师在参与完成军队某科研项目时,一位第二炮兵的专家向她发出邀请。
于是,李贤玉毅然穿上了军装。
入伍第一年,李贤玉到基层通信连当兵锻炼,目睹了当时部队信息化手段的落后。彼时,正值海湾战争爆发,全新的战争形态触动着全军将士,也触动着李贤玉。
不久后,李贤玉接到参与筹建第一套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任务,时年26岁的她是该科研团队里年龄最小的技术人员,承担网络总体构建和实时数据传输这两项重点科研攻关任务。
这条科研攻关之路并不平坦。这项研究没先例可循,该从何处下手?
李贤玉选择迎难而上。那段时间,她经常泡在图书馆查资料,守在信息中心了解前沿进展,请教业内专家、学者,修改技术方案数十次,编写程序数万条。
历时4年,李贤玉和她的同事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功研制出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可让工作人员即便身处后方指挥所,也能对千里之外的导弹发射场,实时完成可视化指挥。
1995年盛夏,第二炮兵奉命在某海域进行导弹发射训练。发射出的数枚导弹如同“利剑”,惊天动地。虽身处后方指挥所,看着可视化屏幕,指挥人员也能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战场动态了如指掌。一位军委首长握着李贤玉的手,连说三个“不简单”。
为通过实战“大考”废寝忘食
在李贤玉的办公桌旁,贴着她的科研计划表,上面总是被写得密密麻麻:“某信息化系统模拟演示验证环境建设”“某指挥系统多级调试”“某新型导弹信息化系统联调”等任务……对此,她常常开玩笑道:“这就是我的‘作战地图’。”
2006年盛夏,全军某重大军事演习拉开序幕。
在后方指挥所内,指挥员对着大屏幕轻点鼠标,同时指挥多支导弹旅、多种型号武器装备在同一作战指令下同时行动,对预定目标实施多波次火力打击。
多箭连发,发发命中。在任务中身肩重任的某导弹指挥系统,就是李贤玉和团队的又一成果。见此情景,在指挥现场的首长对李贤玉称赞道:“别看一个弱女子,能顶好几个导弹旅长!”
为通过这场实战“大考”,李贤玉和团队付出了很多。
当年,某导弹指挥系统研制工程启动,刚担任某研究所总工程师的李贤玉被点将上阵。彼时,正值伊拉克战争爆发,信息化战争的破坏力令人震惊。面对当时武器装备控制接口多样、指挥系统“烟囱”林立的现状,李贤玉心里比任何人都急,她下定决心,一定要迎头赶上去。
那段时间,为了彻底搞清理顺各型导弹发射控制命令、武器准备进程等参数的内在关系和联通原理,李贤玉一度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她带领团队走遍导弹军营、发射阵地,与官兵摸爬滚打在一起,反复论证、找准需求。
一次,为了调研一组数据,李贤玉在西北戈壁滩上一待就是半个月。由于条件艰苦,她根本没法洗澡;蚊虫肆虐,她被咬得浑身是包,但直至收集到有效数据,她才离开。
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奋战,系统初步成型,而后李贤玉又带领团队进驻复杂、恶劣的环境反复开展试验,最终系统定型列装。
“军事是技术竞争最激烈、最具创新活力的科研领域之一。多年的军队建设发展经验表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研仿路子走不远。要想在未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大幅提高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用先进技术加速生成和提高战斗力。”这是李贤玉对科研创新的追求,也是对所在科研团队的要求。
自言性格有点儿“虎”
熟悉李贤玉的人都知道,她的生活基本上是三点一线——实验室、部队、靶场,几乎没有节假日。对此,李贤玉早已习惯:“各行各业都很辛苦,干科研事业肯定要付出,每天都要攻艰克难。对科研人员而言,这是常态。”
“迎难而上、从不退缩,这是李贤玉身上突出的科研品质。”采访中,一位领导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李贤玉则开玩笑道,其实自己的性格“有点儿‘虎’”。“我这人有点儿‘虎’,这种性格反映在干科研上,就是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她说。
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李贤玉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我这个人没多么远大的目标、多么长远的规划。我的特点就是,一步一个脚印。不管干什么,只要踏实、坚持去做,铁定能干好。”
多年来,凭着这股韧劲,李贤玉和团队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科研难题——
受命解决某新型导弹指挥控制系统难点问题时,李贤玉刻苦学习国内外最新技术,历时3年取得的成果填补了该型武器指控领域的空白;
为完成某野战信息采播系统紧急研制任务,李贤玉通宵达旦、夜以继日,仅用38天就以高标准完成任务,创下战略导弹部队科研史上的多项纪录……
从1998年李贤玉33岁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到2013年48岁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再到2018年1月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李贤玉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工作再忙,也要坚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掌握精髓要义,努力学以致用。承担每一项科研任务,她都思考如何提高武器装备信息化水平,如何加强武器创新发展,提高非对称制衡能力,以进一步提高其实战能力。
未来,李贤玉将继续带领科研团队,在漫漫科研征途上,攀登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