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即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十二月中,解见前。”《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这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
一候鸡始乳:大寒之日“鸡乳”,鸡是木畜,提前感知到春气,开始孵小鸡了。
二候征鸟厉疾:大寒后五日“征鸟厉疾”。征鸟是指鹰隼之类远飞之鸟,厉疾是厉猛、捷速。鹰隼之类的征鸟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
三候水泽腹坚:再五日“水泽腹坚”。上下都冻透了,寒至极处,按物极必反原理,坚冰深处春水生,冻到极点,就要开始走向消融了。
大寒习俗
除旧饰新,准备年货
大寒后离春节越来越近,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和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
消寒糕
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
尾牙祭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则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
大寒养生
冬三月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所以此时应该早睡晚起,不要轻易扰动阳气,凡事不要过度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避免急躁发怒。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意思是说,人们在此期间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保持精神安静,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这样才有利于安度冬季。
注意暖脚
大寒来临时天气极冷,经常外出的人足底易生寒气,因此,一定要注意对足部的保暖。只要脚部保暖工作做好了,全身都会暖和。
适宜慢动
近期天气寒冷,大家尽量选择“慢”运动,例如,散步、打太极就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一整天都很忙碌,运动则可以自然省略,不必刻意去做。
注意护心
本节气最需预防的是心脑血管病、肺气肿、慢支气管炎等疾病,早晨和傍晚尽量减少出门。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