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文化

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大酿酒作坊遗址揭开面纱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常河 马荣瑞 发表时间:2020-01-14 11:17
分享到

  原标题: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大酿酒作坊遗址揭开面纱

  青花瓷盘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大同聚坊和魁源坊遗址全貌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青花品酒杯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黑釉酒瓶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建筑构件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出土的清代麻将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近日,记者从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结合已揭露遗迹以及出土遗物,专家研判,位于安徽省濉溪县的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系迄今为止我国所发掘分布面积最广、发掘面积最大的酿造设施考古发现。这一发现填补了华东地区古代酿酒遗存空白,对研究酿酒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价值和学术意义。

  明清酒乡源远流长

  安徽省濉溪地区酿酒传统悠久,据文献记载,南宋开禧二年,官方在淮北渠沟设酒税官。元至正三年在渠沟设立“酒监”以课酒税。明代任柔节以“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的诗句赞美濉溪佳酿。

  从明代至民国,濉溪境内分布几十家酒坊,主要沿濉溪县故城内后大街两侧分布,此次发掘的濉溪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位于安徽省濉溪县北关沱河路北侧。2018年9月,该遗址群落在濉溪县北苑风景棚户区改造工程施工时发现。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次年3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清理面积已近3000平方米。

  目前,考古工作者共清理出三个糟坊的遗存,自西向东分别是魁源坊、大同聚坊和祥源坊。主要有5个蒸馏灶,1个储池,1处制曲房,1处曲池,3处晾堂,1处店铺,1处陈酿区,40余处发酵池,5口水井,10余条排水沟,20余处房址,3条道路,百余个灰坑。

  经考古工作者综合判断,魁源坊的时代跨度是从清代中期到民国时期;大同聚坊的时代是清代早期至民国;祥源坊是明代晚期至民国。其中大同聚坊被破坏严重,祥源坊多数被民房占压,清理面积有限,而魁源坊遗址地基保存基本完整,有的房址还带有院落,且地表散落有青花酒杯。这些房址基本是围绕酿酒厂区建造,朝向多为朝南或朝东,多数是仓库或者是酿酒车间。

  重现古老酿造技艺

  考古工作者在三个坊遗存出土遗物约600余件,瓷片约1吨。按质地分陶器、缸胎瓷、瓷器、紫砂器、玻璃器、铜器、骨器、铁器、石碑等,按器型分有酒坛、酒杯、酒瓶、酒盏、紫砂壶、麻将、牌九、烟嘴、鼻烟壶和石碑等。

  值得注意的是,考古工作者在魁源坊遗址发掘出的蒸馏灶、储水池、制曲房、曲池、晾堂以及近18处发酵池等酿造遗存以及附带水井、排水沟、灰坑等设施遗迹十分罕见,较为完整地还原了当时的酿造工艺流程以及生产生活环境。

  据发掘现场领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陈超介绍,这些酿酒设施遗存主要集中在一个南北通透的厂区内,少量酿酒遗存在厂区外。其中,已发掘出的蒸馏灶由操作间、火门、火塘和烟道组成。操作间由青砖石块混合砌筑成长方形,火门为长方形,火塘为砖砌圆形,灶壁抹有一层三合土。烟道较长,且靠近火膛处狭窄,延伸至烟囱处则越来越宽,考古工作者判断,这主要是为了延长炭火的停留时间、增加抽力、提高燃烧效率。

  发掘出土的储水池位于蒸馏灶西北角,圆形,尚存有铁锅,铁锅周边向上砌筑五层青砖。储水池主要是承接蒸馏灶产出的热水,供工人洗漱或洗澡使用,水池壁有一个出水孔连着一条南北向排水沟通向城外。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数量较多,且集中分布的发酵池。这些发酵池形制多样,分为泥池、砖池、砖泥混筑池以及缸池,按形状分圆形、长圆形、亚腰形、长方形等。有的窖池底部存有黄水坑。酒窖泥为青绿色,晒干后呈现红色、褐色和白色等。

  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科研单位进行院校合作,对发酵池、曲坊、曲池以及储水池等遗迹进行微生物科技检测,试图还原、解释当时的酿造技艺与原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曲池内检测出大麦、小麦、大米、高粱,为堆放酱香型大曲;在制曲房内检测出芦苇和高粱,推测可能是用于制作和存放清香型大曲;在窖泥检测中发现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链霉菌属、放线菌属、类芽孢杆菌属等在现代酿酒过程中可见的细菌,此外还发现了假丝酵母属、曲霉属、枝孢霉属、红曲霉等与酿酒相关的真菌。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生物种属,在发酵池内分析得出许多与酒相关的酵母菌和真菌。例如,芽孢杆菌在酿酒过程中,除了降解淀粉和蛋白质等大分子以外,还参与乳酸、醋酸、丁酸、己酸、乳酸乙酯、己酸乙酯等有机酸和脂类的合成,是白酒不同香型、风味和口感的重要决定因素。

  酿造文化的历史宝库

  濉溪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考古工作进展至中期后,安徽省文物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即组织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南京大学、四川省考古院、西北大学等考古研究院所、企业的学者专家实地探查考古发掘现场以及出土文物,对遗址展开学术研讨论证,对后续发掘工作进行研判指导。

  专家组一致认为,濉溪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的分布面积与发掘面积是迄今发现全国最大的(比已发掘的近十处酿酒遗址面积总和还要大)。对研究酿酒工艺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和学术意义。填补了华东地区古代酿酒遗存的空白。

  专家认为该遗址较全面地揭示了皖北乃至北方蒸馏酒制作工艺发展的生态模式。发掘位置与文献记载的酿酒作坊能够一一对应,增强了考古与历史文献的互证,提高了发掘的可信度。

  有专家指出,“此前发现的‘前店后坊’的酿酒格局遗存主要集中在四川地区,此次在北方酿酒遗址中尚属首次发现”。这一发现反映出当时皖北地区酿酒手工业生产和销售的模式,有专家推测这种酿造、销售模式逐渐趋于全国统一。

  发掘出土的遗址群聚落布局清晰,是明清时期北方地区比较好的酿酒手工业遗存。发现的发酵池的种类多样,专家认为,这反映了发酵技术和酿酒工艺上的差别,同时也反映了酿酒香型和风味的不同。同时遗址对于研究明代至民国时期北方酿酒轻工业发展对于城市的起源与形态塑造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陈超表示,未来,考古队将扩大遗址发掘面积,尤其是对魁源坊前店位置的考古发掘,弄清魁源坊前店后坊的空间格局。此外,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将联合酿酒工艺专家、文化学者与传统工艺专家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并且利用科技考古理论,厘清皖北酿造历史的发展脉络与传承关系。(记者 常河 马荣瑞)

编辑:白茶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国内温泉度假游要温度更要深度

  • 2020马来西亚旅游年全年盛事不间断,等你来! 2020-01-13
  • 近在咫尺的南方滑雪场 2020-01-13
  • 成贵、京张、黔张常高铁开通 2020-01-06
  • 新年追极光如何才能捕捉属于自己的那片璀璨夜空? 2020-01-06
  • 明年二月圣地亚哥博物馆月半价打卡发现新乐趣 2020-01-03
  • 新年从“新”出发乐游“新澳门” 2020-01-03
  • 日本国家旅游局在粤开设第22个办事处 2020-01-02
  • 你的2020年春节目的地会在哪? 2020-01-02

多维发力,解锁“年轻化”​——2019年广汽Acura逆势再跃升

  • 比亚迪汉“定妆照”亮相 外观设计尽显动感优雅 2020-01-10
  • 深圳试驾哈弗H4:高能智联座驾 2020-01-10
  • 广汽蔚来HYCAN 007配置信息揭秘 共5个配置版本 2020-01-10
  • 广汽本田2019年累计销量770,884辆 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2020-01-07
  • 全新腾势X全面到店并正式开启交付 2020-01-06
  • 宝骏510 推出CVT劲享型 售价6.38万元 2020-01-03
  • ​命名全新一代瑞虎7/瑞虎7 PRO 奇瑞全新SUV官图曝光 2019-12-23
  • 斯柯达全新昕锐、全新昕动设计图发布 更加年轻动感 2019-12-23

腾讯回应“暴力裁员”:工作成果未能匹配岗位要求

  • 胡润发布中国500强民企榜单:阿里、腾讯前二,华为第四 2020-01-10
  • 昔日安卓机皇,如今营收跌至23.1亿,仅为巅峰期2% 2020-01-07
  • 小米又发钱了!奖励1646名员工4.8亿元,人均29万元 2020-01-07
  • 前高管闪电跳槽小米 联想回应:与高管均签有竞业禁止条款 2020-01-03
  • 马斯克否认 “家里有矿”,称靠打工和贷款上学 2020-01-03
  • “微信支付”被诉专利侵权,遭索赔100万,法院判决来了 2020-01-03
  • 格力放弃手机业务?非也!折叠屏手机专利正式授权 2020-01-02
  • 财富飙升25%!全球最富有的500人年赚1.2万亿美元 2019-12-30

《中国有故事》系列微纪录片的幕后故事

  • 带着文化“家当”出深山(解码·文化权益) 2020-01-14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高峰之路) 2020-01-14
  • 去年北京完成考古勘探218项 2020-01-13
  • 为文化企业走出去蓄力赋能 2020-01-13
  • 独家专访作家马伯庸:最期待《古董局中局》改编上映,今后会考虑写广州题材 2020-01-12
  • 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入选“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2020-01-11
  • 山东将开展近700项非遗活动 邀民众感知文化年味 2020-01-11
  • 201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6项目入选 2020-01-11

干杯!十月里多个德国啤酒节开锣

  • 喜欢吃日料 不懂清酒怎么行?

    ——掌握这几点,清酒小白也懂行 2019-12-02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炎炎夏日来份凉菜才是正经事 2019-07-10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2019-05-3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金羊图库
  • 菲律宾火山喷发烟尘弥漫 恐有45万民众需撤离
  • 鱼比人高!美国佛罗里达钓起350磅石斑鱼
  • 山雀忙着哺育幼鸟 闲暇之余对镜头“打招呼”
  • 航拍沙特东北部沙漠 绿洲点缀荒漠如同撒落的光碟
  • 江西婺源:深山“崖上”古村夜色美
  • 北京:春节庙会装扮红火迎新春
  • 湖南新化:大熊山现雾凇美景 银装素裹美不胜收
  • 江苏镇江民众“打酱油”迎新年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一条短信一夜之间倾家荡产,高度警惕!
2020-01-14 10:43:10
贵州43斤女孩去世揭"捐款乱象"冰山一角:如此捐款是善心还是利用?
2020-01-14 09:59:50
【地评线】金羊网评:深凿践行初心使命的力量之源
2020-01-14 08:15:12
​【新春走基层】户籍工人回流 企业招工不愁——走进“乐昌产业转移工业园”
2020-01-14 08:00:05
从老轮渡到新水巴 广州客轮68年初心不变
2020-01-14 07:18:24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大酿酒作坊遗址揭开面纱
光明日报  作者:常河 马荣瑞  2020-01-14
据发掘现场领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陈超介绍,这些酿酒设施遗存主要集中在一个南北通透的厂区内,少量酿酒遗存在厂...

  原标题: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大酿酒作坊遗址揭开面纱

  青花瓷盘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大同聚坊和魁源坊遗址全貌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青花品酒杯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黑釉酒瓶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建筑构件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出土的清代麻将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近日,记者从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结合已揭露遗迹以及出土遗物,专家研判,位于安徽省濉溪县的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系迄今为止我国所发掘分布面积最广、发掘面积最大的酿造设施考古发现。这一发现填补了华东地区古代酿酒遗存空白,对研究酿酒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价值和学术意义。

  明清酒乡源远流长

  安徽省濉溪地区酿酒传统悠久,据文献记载,南宋开禧二年,官方在淮北渠沟设酒税官。元至正三年在渠沟设立“酒监”以课酒税。明代任柔节以“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的诗句赞美濉溪佳酿。

  从明代至民国,濉溪境内分布几十家酒坊,主要沿濉溪县故城内后大街两侧分布,此次发掘的濉溪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位于安徽省濉溪县北关沱河路北侧。2018年9月,该遗址群落在濉溪县北苑风景棚户区改造工程施工时发现。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次年3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清理面积已近3000平方米。

  目前,考古工作者共清理出三个糟坊的遗存,自西向东分别是魁源坊、大同聚坊和祥源坊。主要有5个蒸馏灶,1个储池,1处制曲房,1处曲池,3处晾堂,1处店铺,1处陈酿区,40余处发酵池,5口水井,10余条排水沟,20余处房址,3条道路,百余个灰坑。

  经考古工作者综合判断,魁源坊的时代跨度是从清代中期到民国时期;大同聚坊的时代是清代早期至民国;祥源坊是明代晚期至民国。其中大同聚坊被破坏严重,祥源坊多数被民房占压,清理面积有限,而魁源坊遗址地基保存基本完整,有的房址还带有院落,且地表散落有青花酒杯。这些房址基本是围绕酿酒厂区建造,朝向多为朝南或朝东,多数是仓库或者是酿酒车间。

  重现古老酿造技艺

  考古工作者在三个坊遗存出土遗物约600余件,瓷片约1吨。按质地分陶器、缸胎瓷、瓷器、紫砂器、玻璃器、铜器、骨器、铁器、石碑等,按器型分有酒坛、酒杯、酒瓶、酒盏、紫砂壶、麻将、牌九、烟嘴、鼻烟壶和石碑等。

  值得注意的是,考古工作者在魁源坊遗址发掘出的蒸馏灶、储水池、制曲房、曲池、晾堂以及近18处发酵池等酿造遗存以及附带水井、排水沟、灰坑等设施遗迹十分罕见,较为完整地还原了当时的酿造工艺流程以及生产生活环境。

  据发掘现场领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陈超介绍,这些酿酒设施遗存主要集中在一个南北通透的厂区内,少量酿酒遗存在厂区外。其中,已发掘出的蒸馏灶由操作间、火门、火塘和烟道组成。操作间由青砖石块混合砌筑成长方形,火门为长方形,火塘为砖砌圆形,灶壁抹有一层三合土。烟道较长,且靠近火膛处狭窄,延伸至烟囱处则越来越宽,考古工作者判断,这主要是为了延长炭火的停留时间、增加抽力、提高燃烧效率。

  发掘出土的储水池位于蒸馏灶西北角,圆形,尚存有铁锅,铁锅周边向上砌筑五层青砖。储水池主要是承接蒸馏灶产出的热水,供工人洗漱或洗澡使用,水池壁有一个出水孔连着一条南北向排水沟通向城外。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数量较多,且集中分布的发酵池。这些发酵池形制多样,分为泥池、砖池、砖泥混筑池以及缸池,按形状分圆形、长圆形、亚腰形、长方形等。有的窖池底部存有黄水坑。酒窖泥为青绿色,晒干后呈现红色、褐色和白色等。

  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科研单位进行院校合作,对发酵池、曲坊、曲池以及储水池等遗迹进行微生物科技检测,试图还原、解释当时的酿造技艺与原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曲池内检测出大麦、小麦、大米、高粱,为堆放酱香型大曲;在制曲房内检测出芦苇和高粱,推测可能是用于制作和存放清香型大曲;在窖泥检测中发现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链霉菌属、放线菌属、类芽孢杆菌属等在现代酿酒过程中可见的细菌,此外还发现了假丝酵母属、曲霉属、枝孢霉属、红曲霉等与酿酒相关的真菌。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生物种属,在发酵池内分析得出许多与酒相关的酵母菌和真菌。例如,芽孢杆菌在酿酒过程中,除了降解淀粉和蛋白质等大分子以外,还参与乳酸、醋酸、丁酸、己酸、乳酸乙酯、己酸乙酯等有机酸和脂类的合成,是白酒不同香型、风味和口感的重要决定因素。

  酿造文化的历史宝库

  濉溪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考古工作进展至中期后,安徽省文物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即组织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南京大学、四川省考古院、西北大学等考古研究院所、企业的学者专家实地探查考古发掘现场以及出土文物,对遗址展开学术研讨论证,对后续发掘工作进行研判指导。

  专家组一致认为,濉溪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的分布面积与发掘面积是迄今发现全国最大的(比已发掘的近十处酿酒遗址面积总和还要大)。对研究酿酒工艺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和学术意义。填补了华东地区古代酿酒遗存的空白。

  专家认为该遗址较全面地揭示了皖北乃至北方蒸馏酒制作工艺发展的生态模式。发掘位置与文献记载的酿酒作坊能够一一对应,增强了考古与历史文献的互证,提高了发掘的可信度。

  有专家指出,“此前发现的‘前店后坊’的酿酒格局遗存主要集中在四川地区,此次在北方酿酒遗址中尚属首次发现”。这一发现反映出当时皖北地区酿酒手工业生产和销售的模式,有专家推测这种酿造、销售模式逐渐趋于全国统一。

  发掘出土的遗址群聚落布局清晰,是明清时期北方地区比较好的酿酒手工业遗存。发现的发酵池的种类多样,专家认为,这反映了发酵技术和酿酒工艺上的差别,同时也反映了酿酒香型和风味的不同。同时遗址对于研究明代至民国时期北方酿酒轻工业发展对于城市的起源与形态塑造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陈超表示,未来,考古队将扩大遗址发掘面积,尤其是对魁源坊前店位置的考古发掘,弄清魁源坊前店后坊的空间格局。此外,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将联合酿酒工艺专家、文化学者与传统工艺专家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并且利用科技考古理论,厘清皖北酿造历史的发展脉络与传承关系。(记者 常河 马荣瑞)

编辑:白茶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20:28
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第二集《全面监督》
07:50
谈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这7段话掷地有声
08:28
【直播回顾】聚焦2020广东省两会第一场“代表通道”
08:00
养老服务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 2022年将实施
09:08
郭基煇:在粤港企为香港青年提供万人实习就业计划
09:07
省人大代表潘安娜建议:打造大湾区北部红色教育基地
09:08
李子柒视频走红海外 中国成为网红经济发动机
09:07
深圳:一国企宴会喝掉16万元茅台 董事长被免职
09:08
去年深圳卖了11.5万套房 较2018年上升22.3%
09:08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