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蕴历史文化 满载千年乡愁——千古第一村流坑图片展” 主办方供图
“千古第一村流坑图片展”在南越王宫博物馆展出
金羊网讯 记者黄宙辉、通讯员梁艳萍报道:1997年,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在考察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流坑古村后,将该村誉为“千古第一村”。它凭啥能承受这个盛名?12月13日-31日,由南越王宫博物馆与中共乐安县委、乐安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丰蕴历史文化 满载千年乡愁——千古第一村流坑图片展”在南越王宫博物馆开幕,这个展或可给出答案。
展览现场 主办方供图
流坑古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东南部的乌江之畔,古村四周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流坑村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虽然历尽沧桑,但现仍保存传统建筑与遗址260多处。其中,明代的19处,清以后的240多处,类型主要有:祠堂、宅第、书院、楼阁、牌坊和庙宇等,既有单体建筑,也有建筑组群。这批古建筑群的完整程度在国内非常罕见,历史与文化内涵丰富。
古村始建于五代南唐年间,为董氏聚居的血缘村落,追奉西汉大儒董仲舒为远祖,唐德宗时任宰相的董晋为近祖。唐末战乱,董晋的子孙转辗迁至江西,至南唐昇元年间,其第六代孙董合自临川扩源分徙于流坑。历代先民利用这方水土,耕耘护本,攻读求达,经商致富,造就了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
流坑古村 主办方供图
在宋代,流坑村董氏以大办教育振兴科举以振族望,人才辈出,时有“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之美称。自宋至清,流坑有文武状元各1人、进士34人、特奏名21人、举人84人、贡生42人。因人文繁盛,历代外界名流共有二百多人与流坑有过密切的联系和交往。其中,不少为朝臣重臣,文坛名流,因此为流坑村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匾联、书迹,仅现存的匾联就有622块(对)之多,可谓为异彩纷呈的匾联文化大观。
据介绍,2001年,流坑古村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列为中国传统村落。
本次图片展是该展在北京展出后的第二次展出,以环境布局、建筑风采、匾联书迹、人文盛况、民俗活动五大方面,170余幅图片展现流坑古村作为我国传统村落的文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