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文化>文化

舞台上的山西魅力:地方戏曲诠释三晋文化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高瑞峰 发表时间:2019-10-13 10:25
分享到

原标题:舞台上的山西魅力:地方戏曲诠释三晋文化

眉户、上党落子、耍孩儿等稀有剧种展演,“梅花奖”演员精品集萃,王爱爱等戏曲老艺术家轮番登台,“杏花奖”剧目评比……历时20天的第二届山西艺术节上,众多底蕴深厚、新颖独特的地方戏曲,诠释着三晋文化。

经典戏曲剧目多取材山西

《西厢记》《杨家将》《赵氏孤儿》等中国经典戏曲剧目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些故事的演绎多与山西有关。

资深戏迷苏林和说,《西厢记》中崔莺莺与张生一见钟情的普救寺,位于山西永济市西厢村;《杨家将》系列剧目的故事发生地多在山西雁门关、金沙滩等地;传统剧目中的《苏三起解》《打金枝》《下河东》《赵氏孤儿》等故事或人物,皆与山西有关。

山西省地方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宋金时期,杂剧、院本、诸宫调出现后,演出场地由平地登上戏台。公开资料显示,山西现存元明清时期的古戏台约有3000座,位居全国前列。

山西戏剧网的站长王嘉介绍,上世纪80年代,山西戏曲剧种多达50余个。2016年,原国家文化部“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数据显示,山西现存剧种38个,已有10多个消亡或离开舞台。

面对此困境,山西官方通过实施“戏曲传承发展振兴工程”和“四大梆子振兴工程”等措施,激发山西戏曲的生机与活力,一改“打不完的金枝,算不完的粮”(《打金枝》《算粮》,晋剧传统剧目)剧目匮乏局面,创作出《傅山进京》《平城赋》《太行娘亲》等一批讲述山西本土故事的新剧目。

10月8日,获得第十六届山西省“杏花奖”的8部新剧目作品中,有5部取材于山西:上党梆子《郝经》、蒲剧《铁面御史姚天福》、上党落子《魏拯民》、晋剧《关公》《泥火情》,分别取材于山西籍历史和近代名人及民间非遗传承人的故事。

戏曲方言、俗语展示地域文化

地方戏曲凝结着流传区域的民风习俗,唱词中多用该区域方言的俗语、谚语。戏曲艺术主要表现手段是“唱、念、做、打”,“念”是当地方言的音韵,“唱”是便于方言音韵表情达意的声腔体系。

晋语方言用叠音词较多,如对坝坝、圪梁梁、山沟沟、洋码码等。上党梆子《太行娘亲》唱词中,“粉嘟嘟、嫩生生、圆滚滚,他就是我的心肝宝贝铁蛋娃”,就用了晋语方言中的特征词。

晋语方言保留有不少古音字,如咥(dié,吃的意思)字,在祁太秧歌、二人台等地方小戏中,多有使用。至今,晋中、吕梁、太原等方言中,仍常用该字,甚至有面馆名为“咥一碗”。

贴近乡音乡韵是地方戏曲的一大特征。“如果当地观众听不懂戏中的唱词和说白,我们就没有生存空间。”稷山县蒲剧团团长贾金义谈及《铁面御史姚天福》时说,该剧的创作,征求了很多观众的意见,贴近乡音乡韵,成为下乡演出的必演剧目。

探索“戏曲+文旅”等多种传播方式

地方戏曲在贴近其乡音乡韵地域特色的同时,也对其传播的广度形成限制。苏林和说,应该在坚持剧种特色基础上向易于传播的方向探索,“晋剧唱腔中有不少拖腔和虚词,‘程派’创始人程玉英,对晋剧原有的‘那一咦呀嗨’行腔进行改革,创造单用一个“嗨”字的‘嗨嗨腔’”。

“戏曲的传承发展离不开观众”,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任红玉说,没有满足观众需求的高质量产品,必然会影响传承发展,“易于传播,才能有更多观众”。

近年来,山西官方采用多种措施促进地方戏曲的传承发展,如开展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等活动;在浙江、纽约等海内外举办“山西金代戏曲砖雕艺术展”展览活动;2019年,山西启动“送戏进景区”,探索“戏曲+文旅”的融合传播方式。

如何以精品戏、好演员,传播山西戏曲风采,展示人文历史和民风民俗,讲好山西故事,戏曲作为山西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依然承担着重要作用。(高瑞峰)

编辑:白茶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相约正佳极地海洋世界共享美妙亲子时光

  • 分享一场不撞朋友圈的小众旅行 2019-10-11
  • 佛山推出“打卡”新目的地 2019-10-10
  • 错峰出游逃离人潮浸入式体验夏威夷自然之美 2019-10-10
  • 记者手记 2019-10-10
  • 何谓全域旅游? 2019-10-09
  • 游水乡番禺、侨乡台山 2019-10-09
  • 深圳市罗湖区酒店闪耀之星:万丽酒店品牌正式亮相鹏城 2019-10-08
  • 佛罗里达州旅游局上线全新中文网站 2019-10-08

体验本田SPORT HYBRID e+:性能和性价的完美平衡

  • 雷克萨斯NX 300特别版官图发布 2019-10-08
  • 迈凯轮720S特别版官图发布 仅限量15辆 2019-10-08
  • 荣威RX5 eMAX开启全国预订 预售价21-24万元 2019-10-08
  • 思皓E20X正式公布售价 12.8万-13.8万 2019-09-29
  • 细节决定成败:全新一代传祺GA6对标合资品牌同档车型 2019-09-29
  • 长安CS75PLUS登陆华南 售价10.69万元起 2019-09-23
  • 售11.99万元 全新宋MAX新增1.5TI自动智联睿动型越享版 2019-09-16
  • 全新一代路虎Defender亮相 新增全新涉水模式 2019-09-11

Galaxy旗舰均中招!三星证实发现20多处安全漏洞

  • 苹果自研5G调制解调器,最快2022年用于iPhone 2019-10-12
  • iPhone 11助力!苹果市值创新高,重回市值第一宝座 2019-10-12
  • 福布斯全球数字经济100强榜单:中国上榜14家企业 2019-10-11
  • 许小年:消费互联网的巅峰期已过 2019-10-11
  • 苹果手机又翻车?疯狂弹窗显示iTunes Store无法购买 2019-10-10
  • 二马当先!2019胡润百富榜发布:马云蝉联榜首,马化腾第二 2019-10-10
  • 那么多5G手机,谁的性能最强?安兔兔9月手机性能榜发布 2019-10-10
  • 继华为后,美商务部再将8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 2019-10-09

《乐动敦煌》再现敦煌古乐文化

  • 澳大利亚著名画家林伯墀作品展在广州开幕 2019-10-12
  • 敦煌艺术文献展在马来西亚举行 2019-10-12
  • 景德镇:千年瓷都再起宏图 2019-10-12
  • 汉字发展与中国统一 2019-10-12
  • “辣”的原理是什么呢? 2019-10-12
  • 新研究:史前人类就能制作“骨汤罐头” 2019-10-12
  • 唐华清宫朝元阁遗址考古新发现:整体建筑至少有三层屋檐 2019-10-12
  • 更透明、更安全! 英媒:《蒙娜丽莎》获新“护甲” 2019-10-11

吃吃吃!酥脆酱香的肉夹馍 引吃货们PK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 草头、香椿、螺蛳“抱团”上市 春天在南京菜中萌发 2019-04-10
  • 又到一年刀鱼季! 2019-03-15
  • 节后消脂润肠 试试黑木耳粟米清脂汤 2019-02-19
金羊图库
  • 叙利亚边境城镇爆炸升起巨大火球
  • 美国洛杉矶附近爆发山火浓烟滚滚 警方发布强制疏散令
  • 大熊猫幼仔上演钻竹筐秀 萌翻游客
  • 强台风“海贝思”来袭 日本铁路大面积停运
  • 超强台风将袭日本 超市货架被搬空
  • 专家抢修巴黎圣母院 争分夺秒研究雕像残骸
  • 天价高跟鞋在迪拜亮相 鞋上镶嵌钻石和陨石
  • 阿拉斯加胖熊争霸赛 吃得最胖的才是冠军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广西北流5.2级地震 广东多地有明显震感
2019-10-13 08:06:39
广州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 网上办 就近办 一次办
2019-10-13 09:07:42
新版广东省电梯责任险启动 困梯40分钟可获赔偿
2019-10-13 07:29:07
广州:遛狗不牵绳伤人或罚万元 主人虐待或遗弃罚五千元
2019-10-13 07:26:28
广州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方案:65岁以上者有快速通道
2019-10-13 07:32:11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舞台上的山西魅力:地方戏曲诠释三晋文化
中国新闻网  作者:高瑞峰  2019-10-13
历时20天的第二届山西艺术节上,众多底蕴深厚、新颖独特的地方戏曲,诠释着三晋文化。

原标题:舞台上的山西魅力:地方戏曲诠释三晋文化

眉户、上党落子、耍孩儿等稀有剧种展演,“梅花奖”演员精品集萃,王爱爱等戏曲老艺术家轮番登台,“杏花奖”剧目评比……历时20天的第二届山西艺术节上,众多底蕴深厚、新颖独特的地方戏曲,诠释着三晋文化。

经典戏曲剧目多取材山西

《西厢记》《杨家将》《赵氏孤儿》等中国经典戏曲剧目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些故事的演绎多与山西有关。

资深戏迷苏林和说,《西厢记》中崔莺莺与张生一见钟情的普救寺,位于山西永济市西厢村;《杨家将》系列剧目的故事发生地多在山西雁门关、金沙滩等地;传统剧目中的《苏三起解》《打金枝》《下河东》《赵氏孤儿》等故事或人物,皆与山西有关。

山西省地方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宋金时期,杂剧、院本、诸宫调出现后,演出场地由平地登上戏台。公开资料显示,山西现存元明清时期的古戏台约有3000座,位居全国前列。

山西戏剧网的站长王嘉介绍,上世纪80年代,山西戏曲剧种多达50余个。2016年,原国家文化部“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数据显示,山西现存剧种38个,已有10多个消亡或离开舞台。

面对此困境,山西官方通过实施“戏曲传承发展振兴工程”和“四大梆子振兴工程”等措施,激发山西戏曲的生机与活力,一改“打不完的金枝,算不完的粮”(《打金枝》《算粮》,晋剧传统剧目)剧目匮乏局面,创作出《傅山进京》《平城赋》《太行娘亲》等一批讲述山西本土故事的新剧目。

10月8日,获得第十六届山西省“杏花奖”的8部新剧目作品中,有5部取材于山西:上党梆子《郝经》、蒲剧《铁面御史姚天福》、上党落子《魏拯民》、晋剧《关公》《泥火情》,分别取材于山西籍历史和近代名人及民间非遗传承人的故事。

戏曲方言、俗语展示地域文化

地方戏曲凝结着流传区域的民风习俗,唱词中多用该区域方言的俗语、谚语。戏曲艺术主要表现手段是“唱、念、做、打”,“念”是当地方言的音韵,“唱”是便于方言音韵表情达意的声腔体系。

晋语方言用叠音词较多,如对坝坝、圪梁梁、山沟沟、洋码码等。上党梆子《太行娘亲》唱词中,“粉嘟嘟、嫩生生、圆滚滚,他就是我的心肝宝贝铁蛋娃”,就用了晋语方言中的特征词。

晋语方言保留有不少古音字,如咥(dié,吃的意思)字,在祁太秧歌、二人台等地方小戏中,多有使用。至今,晋中、吕梁、太原等方言中,仍常用该字,甚至有面馆名为“咥一碗”。

贴近乡音乡韵是地方戏曲的一大特征。“如果当地观众听不懂戏中的唱词和说白,我们就没有生存空间。”稷山县蒲剧团团长贾金义谈及《铁面御史姚天福》时说,该剧的创作,征求了很多观众的意见,贴近乡音乡韵,成为下乡演出的必演剧目。

探索“戏曲+文旅”等多种传播方式

地方戏曲在贴近其乡音乡韵地域特色的同时,也对其传播的广度形成限制。苏林和说,应该在坚持剧种特色基础上向易于传播的方向探索,“晋剧唱腔中有不少拖腔和虚词,‘程派’创始人程玉英,对晋剧原有的‘那一咦呀嗨’行腔进行改革,创造单用一个“嗨”字的‘嗨嗨腔’”。

“戏曲的传承发展离不开观众”,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任红玉说,没有满足观众需求的高质量产品,必然会影响传承发展,“易于传播,才能有更多观众”。

近年来,山西官方采用多种措施促进地方戏曲的传承发展,如开展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等活动;在浙江、纽约等海内外举办“山西金代戏曲砖雕艺术展”展览活动;2019年,山西启动“送戏进景区”,探索“戏曲+文旅”的融合传播方式。

如何以精品戏、好演员,传播山西戏曲风采,展示人文历史和民风民俗,讲好山西故事,戏曲作为山西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依然承担着重要作用。(高瑞峰)

编辑:白茶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会见尼泊尔总统班达里
08:44
习近平会见尼泊尔大会党主席德乌帕
08:48
《航拍电白》上线了!
16:08
【中国梦•践行者】扶贫干部冯永成因病去世:春去秋来十九载 扶贫攻坚薪火传
08:02
【中国梦•践行者】祖国疆域描绘者陈端一: 踏遍万水千山 描绘“雄鸡”版图
08:03
广州白云警方:青年民警锻造警队“最强大脑”
09:07
坐进“神舟六号” 体验背包飞行 市民玩转第二届广东科普嘉年华
09:07
广东省电商扶贫购物节开幕 网红直播带货助力消费扶贫
10:15
冷空气来袭 全国将有大范围大风降温降雨
10:15
成都理工大学回应"研究生虐狗"事件:已被予以退学
10:16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