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本网记者 胡子轩/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胡子轩)来到北京的游客,经常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北京的胡同在哪里”。北京的胡同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已经成为老北京人生活的象征和古老文化的缩影。6月29日下午,《胡同深处的北京》新书发布暨胡同文化研讨会在史家胡同博物馆举行。活动由中华书局举办,史家胡同博物馆承办。经济日报副总编辑张曙红、中国出版集团副总经理李岩、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总编辑叶俊东、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总编辑方立新、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陈胜利、中国银行董事汪小亚、人民日报摄影部主任雷声等三十多位专家学者,以及几十位胡同文化爱好者参加了活动。
《胡同深处的北京》一书记录的是老北京胡同里的人和事、传统和文化。据介绍,本书作者刘选国现任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是个喜爱老北京历史文化、关心老北京胡同保护的热心人士。本书是他游走胡同,实地考察名人故居、历史建筑、历史遗存、胡同现状之后的记录和思考。工作之余,刘选国以自己的工作单位所在地干面胡同为中心,小心地迈进附近许多条或残破、或完好,或齐整、或混乱,或修缮一新、或荡然无存的胡同,探访名人故居,寻找历史遗址。他试图触摸胡同承载的历史,追索胡同里曾经上演过的悲欢离合。他也想发现时间留下的痕迹,体会兴衰的力量,或者感受微妙而缓慢的变迁,理解底层永不停息的波动。长期的胡同探访,带给他的是深深的惆怅,深切的触动,以及对传统和文化的深沉敬意。
作者刘选国发言 本网记者 胡子轩/摄
研讨会上,刘选国分享了这几年自己背着双肩包,骑着小黄车,穿梭在胡同里的感受。在曲折的胡同里,仔细辨别不存在了的老建筑的位置,寻找隐藏在现代居民楼当中的建筑遗存,往往是沮丧混杂着惊喜,失望伴随着希望。推开紧闭的大门,走进拥挤的院落探访,在居民警惕的目光注视下,心情则是紧张和复杂的。但当发现自己触摸到了一段历史,和某位名人发生超越时空的碰撞,尤其是体会到某些细节带来的真实和沧桑时,又让他非常激动。逛胡同久了,刘选国的目光自然投向了胡同保护,他为众多消失的胡同扼腕叹息,对一些胡同的破败痛心疾首,根据自己在公益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他大胆地对都市化、商业化背景下的胡同保护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这些感想,开始是随手记录,后来则形成完善的篇章,发在自己的微信公号上。微信公号吸引了一批胡同文化爱好者,在粉丝的鼓励下,刘选国的写作不断开拓,笔触也越来越深入。后来,刘选国在《新华每日电讯》开设专栏,专门写胡同探访和胡同保护,成了这家媒体最有人气的栏目。《胡同深处的北京》正是刘选国这些年探寻胡同、研究胡同的全面总结。
《新华每日电讯》总编辑方立新认为,《胡同深处的北京》写的其实是胡同深处的中国,胡同里上演过的悲喜剧,正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小小缩影。这本书表达的是作者难得的家国情怀,作者对胡同现状的忧思,对胡同保护的设想,显示了一位思想者的责任感,值得钦佩。书中一些保护思路的提出,和当下的老北京城区的规划与保护政策不谋而合,不能不说是作者的远见卓识。有记录,有设想,有思路,这是本书的重要价值。
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陈胜利则从个人体验出发,阐释了自己对胡同文化的理解。他认为,离开冷硬的高楼,走在胡同的深处,呼吸到的是乡土的气息,童年的味道,得到温柔而真实的安慰。对胡同的探访,是对历史、文化的追索,也可以看作是心灵的回归。这种回归是《胡同深处的北京》这本书动人的地方。
在书中,作者刘选国探访了名人故居:梁实秋的老宅、陈独秀的足迹、盛宣怀的故居、王府井后的左宗棠旧居、曾经大师云集的干面胡同;寻访胡同深处的文教遗存:灯市口遗留的教育记忆、胡同里湮灭的大学、老协和“中体西用”的建筑经典;也记下了胡同深处的政社烟云:张自忠路的历史印迹、东交民巷话沧桑、从西交民巷到金融街、安福胡同等;还有胡同深处的祭缅:钟鼓楼远逝的晨钟暮鼓,以及皇城根下胡同商业化复兴的样本。
本书忠实还原了作者的所见、所感。作者对胡同现状的描述,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记录,足以引起思索。对胡同历史的追寻,则是一种对文化和传统的守望。行走在北京的胡同里,寻找前人留下的足迹,历史驶过的印痕,无法阻挡的变迁。作者用脚丈量胡同,用心体会北京,体现了对老北京历史的温情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