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文艺批评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谢端平 发表时间:2018-02-05 23:00

味如嚼蜡即是“反读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文艺批评“三分天下”,文学体制包括批评体制固若金汤,某些批评家高高在上、故步自封,从而浮光掠影、自说自话;为了维护既成体制,一些批评家特别是学院派批评家在无法建立自己的言语体系,又不曾继承批评传统的情况下,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倚洋自重、唯洋自从,移植克隆西方批评方法,甚至到了食洋不化的地步;而批评传统的断层,又导致批评家为拱卫岌岌可危的话语地位而变本加厉地搞名词轰炸、理论展览,以致恶性循环。漠视读者、不及物、与传统断层等问题互为因果、互为表里、互为掩护,文艺批评迫切需要从三个方面打通“最后一公里”。

时下某些批评家,特别是学院派批评家嗜好玩些名词术语,将文章弄得艰涩难懂,这种做法其实是反读者的,因而也是反大众的——味如嚼蜡的作品谁愿意读?某些刊物发表的文章就具有几个鲜明“特点”:一、晦涩深奥、故弄玄虚,说话绕来绕去,使读者感觉被糊弄甚至被敲了竹杠;二、大多采用干巴巴的论文形式,而不是灵活多变的批评形式;三、文笔差,缺少修辞,不幽默生动,不轻松活泼。这样的文章对于读者来说就如同鸡肋,不“啃”一下觉得可惜,“啃”了又觉得无味,也没有什么营养。

静心研究才能“及物”批评

文艺批评迫切需要“拉拢”读者、走向大众,方法有四:一、将批评写得深入浅出,并且富有文采;二、关注带有大众趣味的网络文化、微信文化、电视文化等,进行审美引导和市场引导;三、批评主体适度大众化、底层化、草根化,补充新鲜血液以矫正现有体系;四、鼓励鲶鱼式批评,在追与被追中将死水搅活。

一些批评家高高在上,无法静下心来研究,故批评往往不及物。具体来说又有四种情况:一、陷入文本不顾全局或者根本不管文本的感受批评;二、不读文本直接表态的敷衍批评;三、“捧杀”或“棒杀”的盲目批评;四、不重论据或者论据与被批评对象没有直接关系的率性批评。每年出版的批评专著和发表的论文无法计数,真正有价值的不多,不是空架子就是花拳绣腿。不及物的批评就如同皮影戏里的厮杀,你一枪来我一刀,一招一式尽落虚处,不过吆喝声倒是不小。

及物是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的前提,是讲真话、讲道理的根本保证。老一辈批评家研究赵树理的方法可用来纠正不及物的批评文风,那就是要重实证、求根据,做大量调查研究,掌握尽可能多的资料。著名学者黄修己在北京各图书馆查阅根据地的各类报纸,得到许多一手资料,故《赵树理评传》和《赵树理研究》的背景材料很多,因之而令人信服。

继承传统不一味“舶来”

某些批评家习惯于以西方批评理论为标准,度量中国文艺作品、阐释中国文艺实践、裁剪中国文艺审美;文学批评教材里,几乎全是舶来的精神分析批评、神话原型批评等,对传统文艺批评流派和思潮却语焉不详。某些刊物上出现的面孔绝大多数学位在博士以上,文章大多有学术基金扶持,套用西方理论和方法,与中国传统批评几乎绝缘。作者将头脑里早就形成且屡试不爽的条条框框列出来,再将作家、作品往里塞。打个比方,就是将作家作品“碎尸万段”,装进一口舶来的“棺材”里,“棺材”赫然入目,找个“全尸”已万万不可能。

西方理论是在西方文艺实践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德国作家索绪尔即指出:“我们的研究将只限于表音体系,特别是只限于今天使用的以希腊字母为原始型的体系。”张江认为:“文化自信的缺失,首先表现在文艺批评上,主要表现在对西方理念的盲目崇拜。”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即有《尚书·尧典》、《论语》等著作论述过文艺,南北朝时期成书的《文心雕龙》更是卷帙浩繁。传统文学批评,远的如钟嵘《诗品》、金圣叹评点,近的如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读起来很亲切、自然,就像在讲大白话。中国批评家应该充满自信地继承和发扬文艺批评的优良传统。

编辑:mumu
数字报

打通文艺批评的“最后一公里”

羊城晚报  作者:谢端平  2018-02-05

味如嚼蜡即是“反读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文艺批评“三分天下”,文学体制包括批评体制固若金汤,某些批评家高高在上、故步自封,从而浮光掠影、自说自话;为了维护既成体制,一些批评家特别是学院派批评家在无法建立自己的言语体系,又不曾继承批评传统的情况下,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倚洋自重、唯洋自从,移植克隆西方批评方法,甚至到了食洋不化的地步;而批评传统的断层,又导致批评家为拱卫岌岌可危的话语地位而变本加厉地搞名词轰炸、理论展览,以致恶性循环。漠视读者、不及物、与传统断层等问题互为因果、互为表里、互为掩护,文艺批评迫切需要从三个方面打通“最后一公里”。

时下某些批评家,特别是学院派批评家嗜好玩些名词术语,将文章弄得艰涩难懂,这种做法其实是反读者的,因而也是反大众的——味如嚼蜡的作品谁愿意读?某些刊物发表的文章就具有几个鲜明“特点”:一、晦涩深奥、故弄玄虚,说话绕来绕去,使读者感觉被糊弄甚至被敲了竹杠;二、大多采用干巴巴的论文形式,而不是灵活多变的批评形式;三、文笔差,缺少修辞,不幽默生动,不轻松活泼。这样的文章对于读者来说就如同鸡肋,不“啃”一下觉得可惜,“啃”了又觉得无味,也没有什么营养。

静心研究才能“及物”批评

文艺批评迫切需要“拉拢”读者、走向大众,方法有四:一、将批评写得深入浅出,并且富有文采;二、关注带有大众趣味的网络文化、微信文化、电视文化等,进行审美引导和市场引导;三、批评主体适度大众化、底层化、草根化,补充新鲜血液以矫正现有体系;四、鼓励鲶鱼式批评,在追与被追中将死水搅活。

一些批评家高高在上,无法静下心来研究,故批评往往不及物。具体来说又有四种情况:一、陷入文本不顾全局或者根本不管文本的感受批评;二、不读文本直接表态的敷衍批评;三、“捧杀”或“棒杀”的盲目批评;四、不重论据或者论据与被批评对象没有直接关系的率性批评。每年出版的批评专著和发表的论文无法计数,真正有价值的不多,不是空架子就是花拳绣腿。不及物的批评就如同皮影戏里的厮杀,你一枪来我一刀,一招一式尽落虚处,不过吆喝声倒是不小。

及物是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的前提,是讲真话、讲道理的根本保证。老一辈批评家研究赵树理的方法可用来纠正不及物的批评文风,那就是要重实证、求根据,做大量调查研究,掌握尽可能多的资料。著名学者黄修己在北京各图书馆查阅根据地的各类报纸,得到许多一手资料,故《赵树理评传》和《赵树理研究》的背景材料很多,因之而令人信服。

继承传统不一味“舶来”

某些批评家习惯于以西方批评理论为标准,度量中国文艺作品、阐释中国文艺实践、裁剪中国文艺审美;文学批评教材里,几乎全是舶来的精神分析批评、神话原型批评等,对传统文艺批评流派和思潮却语焉不详。某些刊物上出现的面孔绝大多数学位在博士以上,文章大多有学术基金扶持,套用西方理论和方法,与中国传统批评几乎绝缘。作者将头脑里早就形成且屡试不爽的条条框框列出来,再将作家、作品往里塞。打个比方,就是将作家作品“碎尸万段”,装进一口舶来的“棺材”里,“棺材”赫然入目,找个“全尸”已万万不可能。

西方理论是在西方文艺实践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德国作家索绪尔即指出:“我们的研究将只限于表音体系,特别是只限于今天使用的以希腊字母为原始型的体系。”张江认为:“文化自信的缺失,首先表现在文艺批评上,主要表现在对西方理念的盲目崇拜。”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即有《尚书·尧典》、《论语》等著作论述过文艺,南北朝时期成书的《文心雕龙》更是卷帙浩繁。传统文学批评,远的如钟嵘《诗品》、金圣叹评点,近的如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读起来很亲切、自然,就像在讲大白话。中国批评家应该充满自信地继承和发扬文艺批评的优良传统。

编辑:mumu
新闻排行版